在北京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以砖瓦为笔,以汗水为墨,在城市的版图上勾勒出一幅幅壮丽的建筑画卷。马明就是其中一员——一位在北京建工一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建工一建”)工作了近20年的资深项目经理,他匠心筑梦,砥砺前行的故事,正是千千万万建筑职工奋斗历程的缩影。
技术创新
攻坚克难屡创佳绩
1981年,马明出生于北京一个普通的家庭。他的母亲是一名临电工人,从小的耳濡目染让他对建筑有着特殊的感情。怀揣着对建筑的热爱与梦想,马明毕业后毅然加入北京建工一建。
初入职场,马明被分配到了东花市国瑞城项目。这是一个总建筑面积达22万平方米的大型住宅项目,也是他职业生涯的第一个重大挑战。面对复杂的施工环境和紧张的工期要求,马明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不懈的努力,迅速成长为项目上的技术骨干。那段日子,他几乎住在了工地上,白天深入一线解决技术难题,晚上埋头于图纸和资料中,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升专业能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马明逐渐从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成长为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他参与的大兴西红门综合商业区、望京体育馆两个公建项目,无一不是技术难度高、施工要求严的标志性工程。特别是在大兴西红门项目中,面对国外团队设计的外立面没有配套施工图纸的难题,马明带领团队迎难而上,通过绘制144张分解图、现场施工指导图,成功攻克了技术难关,确保了项目的顺利推进。这一项目的成功,不仅赢得了甲方的高度评价,也为公司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
2017年,马明迎来了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首次担任项目经理负责西沙屯棚改项目。该项目是北京建工一建第一个装配式建筑项目,马明带领团队积极探索新工艺、新技术,成功实现了四天一层的施工速度,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数字转型
引领行业新风尚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马明深刻意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在负责东升科技园L25项目期间,他大胆尝试管理改革,推动项目数字化转型。
“东升科技园项目的管理实践解决了多年来困扰我的一个问题,就是老牌国有企业在人才年龄断层的情况下,如何实现技术的无缝衔接。”马明说。
马明毕业的时候,正值国内房地产行业蓬勃发展之时。当时,许多同专业的同学在国有企业锻炼几年,掌握了技术能力,就被房地产企业以高薪挖走。这导致企业面临一个现实问题:企业内年轻人与老师傅之间形成年龄“断层”,建筑人才青黄不接。马明带领的团队就存在着有经验的老师傅纷纷退休、新毕业的大量年轻人无处学习前人积累多年的技术工法的问题。
怎么办?马明带领团队将多年的管理经验通过表格化、数字化的方式体现出来,形成了一套高效、精准的项目管理体系。这套管理体系不但囊括了技术工法、施工流程等一系列专业内容,还将安全生产、管理规范等纳入其中,形成了全方位的数字化管理体系。
如果说每一项工作是一条线,那么数字化管理体系就是一张网,将各条线连接起来,井然有序。借助这一方法不但实现新人到了项目就能快速上手,而且施工效率也呈现几何级提升。
马明介绍说,数字化管理体系虽然在初期遭遇阻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帮助项目实现管理效率提升的优势逐渐显现,“刚开始时其实是有反对声音的,但是在试行半年后便得到集团的助推。”
展望未来
匠心筑梦砥砺前行
“项目上的‘90后’‘00后’职工比较多,非常有活力,也更有创新精神。我想打造一个无压力、群策群力的平台,引导大家共同探讨、参与决策,帮助大家实现知识与经验并进。”在马明的带领下,目前东升科技园L25项目共有7名一级建造师、2名高工、3名研究生,是北京建工一建一级建造师最多的项目部。
马明特别注重项目团队的学历提升,他会在日常组织读书会,并为班子成员推荐图书,“我们那个年代,干这行的大学生不多。刚来工地的时候,老师傅都喊我们‘大学生’,其实是带有一丝丝贬义,觉得大学生吃不了苦,干不了几天就得走。我就偏不信这个邪。”回望过去近20年的职业生涯,马明感慨万千。他从一个青涩的毕业生成长为一名资深的项目经理,经历了无数次的挑战与磨砺,也收获了无数的荣誉与成就。但他深知,这一切都只是新的起点。未来,他将继续秉持匠心精神,深耕建筑行业,不断探索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为北京的城市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报记者 边磊/文 于佳/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