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职工大讲堂
3上一版  下一版4
 
话说北京历史上的端午龙舟竞渡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24年6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话说北京历史上的端午龙舟竞渡

圆明园赛龙舟
《雍正十二月令图》(也称《雍正十二月令圆明园行乐图》《雍正十二月行乐图》,为宫廷画师郎世宁绘制)
 

端午将至,民俗文化丰富多彩,而吃粽子、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

说到赛龙舟,在人们的印象中多出现在南方大江大河中,而北方地区开展的相对少些。其实,远在元代北京已有赛龙舟活动,明清时举办过多次宫廷龙舟竞渡,近现代民间此项活动的开展相当热闹。今天就说说老北京端午龙舟竞渡那些事儿……

元明时期御苑太液池已有龙舟比赛

龙舟竞渡,俗称赛龙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其起源有多种说法,有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或龙神等之说,其历史可追溯至战国时代。

龙舟,顾名思义,就是一条长十四五米,状如蛟龙的长舟。其船头为龙头形,船尾像龙的尾巴,十几个人坐在船上,步调一致地摇着船桨,在锣鼓声中,致龙舟迅速向前,很有动感。就北京地区而言,早在元代已有大型赛龙舟活动。

元代以后,随着漕运发展,南国一些民风民俗逐渐北上并传播开来。据《元代宫廷史话》载:元至元年间,大都城已有赛龙舟活动,其参与者初为沿大运河北上的漕运船工,此后有京城官宦、富家子弟效仿,端午节时于河湖中以小舟竞技,但规模不很大。

因赛龙舟有缅怀楚国大夫屈原之说,为此元廷担心赛龙舟的活动会激发民众怀念故国的情绪,至元三十年(1293年),世祖忽必烈借口端午节赛龙舟容易发生溺水而诏令禁赛。大德五年(1301年),成宗再度重申禁赛令,元代政书《元典章》刑部卷之十九《诸禁·杂禁》中设有专条“禁约桦棹龙舡”。到了仁宗年间,不少皇室成员按捺不住赛龙舟的猎奇之感,于太液池(今北海、中南海)内进行龙舟竞渡,规模肯定也小不了。

明代端午节赛龙舟在皇室禁苑中一度盛行,且多种史籍中均有记载。成化年间进士陆容《菽园杂记》载:“朝廷每端午节赐朝官吃糕粽于午门外……上(皇帝)迎母后幸内沼,看划龙船,炮声不绝。”万历年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补遗卷》载:“至禁中则有走骠骑、划龙船二戏,上与宫眷临视极欢,命词臣进诗词对联,颁赐优渥。”刘若愚《酌中志·饮食好尚纪略》载:“(五月初五日)圣驾幸西苑,斗龙舟,划船。”虽是寥寥数语,却因有“圣驾”幸临,有宫眷大臣作陪,由此可见明代西苑太液池端午时节赛龙舟的盛况。

嘉靖年间从五月初一到十三日,皇城及紫禁城内要开展多种活动,皇帝亲临西苑太液池,乘船游览“斗龙舟划船”,即赛龙舟。而北海西岸设有五龙亭,附近建船坞,是存放龙舟的地方。

太液池举行龙舟竞赛时,皇帝有时竟亲自上阵,据传宣宗朱瞻基、武宗朱厚照、神宗朱翊钧都参加过龙舟赛。《天启宫词注》便记载了熹宗朱由校于天启五年(1625年)五月五日,在西苑太液池划龙舟的情形:“乙丑端午,用绛增小舟,首尾龙形,上(熹宗)亲持划,同内侍刘思源、高永寿溯流(太液池桥北深处)。俄而风起,云雾四塞,舟覆,二珰(太监)溺死,太监谭敬急往扶驾出水。”也就是朱由校将龙舟划到深水处时,忽然刮起一阵大风,云雾泛起,小舟剧烈地晃动起来,接着失去平衡,整个翻了过去,他与陪同的两个太监一同落入水中。熹宗惊慌失措,大呼救命。附近太监护卫见状,纷纷急忙跳下船来救驾,而两个陪同他的太监却溺水而死。

清代龙舟赛以乾隆年间为盛

至清代,端午节之时,从顺治到嘉庆年间,均有龙舟竞渡之举。

据《清朝野史大观》载,顺治年间,世宗端午时节“招内大臣大学士等乘龙炯,游西苑,至北桥登岸,幸南台欢宴至暮,自后遇午日,宫中每以龙舟酬次”。

从雍正时期开始,清帝长居西郊圆明园,几乎都在园中过端午节。宫廷画家所绘的《雍正十二月令图》第五幅为《五月竞舟》,描绘皇家以赛龙舟欢度端午节的场景。画中人物全部身着汉装,雍正帝也不例外,他与众嫔妃齐聚于码头楼阁上,多条宫廷龙舟在水面驰骋,整幅作品洋溢着喜庆、欢乐、祥和的气氛。

乾隆年间圆明园中的端午节最为隆重,而龙舟赛的规模也最大。据史学家昭梿《啸亭杂录》记载:“乾隆初,上(乾隆)于端午日命内侍习竞渡于福海中,皆画船箫鼓,飞龙鷁(yì)首,络绎于鲸波怒浪之间。兰桡(náo)鼓动,旌旗荡漾,颇有江乡竞渡之意。”另据史籍载:“乾隆间,(五月)五日则奉慈舆至御园观龙舟。圣驾在(圆明园)望瀛洲。王公大臣及内廷词臣,亦得与宴赏。其东则蓬岛瑶台,皇太后观竞渡处也。”

当时观看赛龙舟的地点在福海“蓬岛瑶台”,比赛线路长约600米,选手是宫中太监,已经过多日训练,且有自闽地(福建)召至京城的教习(教练)为指导。比赛时,九只龙舟经过皇帝观礼台前时必须停船片刻,以示受阅致礼。

乾隆颇好赋诗,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二十六年(1761年)、二十七年(1762年)、三十年(1765年)等为赛龙舟作诗11首。其《竞渡》一诗中还说明了赛龙舟的渊源:“此俗始荆楚,特以纪岁时,初因吊忠悃,相沿竞水嬉。夏五真夏五,风日薰且熙,况当膏雨霑,应节聊拈题。”

嘉庆初期,已是太上皇的乾隆帝仍在端午于圆明园福海澄虚榭观看龙舟大赛。他去世后,端午龙舟竞渡的观赏活动持续了几年,但随着时间推移,后因“雨泽愆期”,端午赛龙舟的频次逐渐降低。以勤俭著称的道光帝即位后,则叫停了端午节赛龙舟,谓之“徒有劳神之力,耗时、耗财仅博一乐而矣”。据传光绪年间,慈禧太后曾在某一年端午节期间下旨,从南方调来二十支龙舟队,在昆明湖里举行了一次赛龙舟表演,但未见史籍记载。

近现代北京端午节的赛龙舟活动

清代后期,宫廷的端午时节龙舟竞渡虽然式微,但民间赛龙舟活动却悄然而起,民国时期京城仍有龙舟比赛活动。《百戏竹枝词》中便有“綵旛(彩幡)画鼓迩春风,鳞甲初分碧浪重。莫忍蜿蜒浑是假,世人只好叶家龙”之句,并附小释:“龙舟,舟作龙形,上设綵旛,置箫鼓为乐,近津门亦有,(五月)五日演者。”

位于东便门外通惠河的二闸(庆丰闸),是民间赛龙舟活动的主要场所。《北京民俗大观》载:清末及民国时,二闸游船自端午开业,都人聚饮于船,或划拳行令,吟诗作赋,或邀票友轮唱互赏。兴来,则三、五小舟相赛夺魁。清道光华广生辑录《白雪遗音》岔曲唱道:“……浮瓜沉李,水阁凉亭,阵阵荷风划龙舟。夺桥竞彩相争胜,锣鼓叮咚采莲歌,悠悠扬扬真好听,燕语莺声。”

里二泗位于京东通州张家湾,是京杭大运河最北端的重要闸口和码头,这里水面宽敞,清代端午时便经常有赛龙舟活动。直隶大兴(今北京)人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便记录了京郊“里二泗”举办龙舟比赛的场景:“里二泗近张(家)湾,有佑民观,中建玉皇阁醮坛,塑河神像……前临运河,五月朔至端阳日,于河内斗龙舟,夺锦标,香会纷纭,游人络绎。”

北海公园是民国时期京城内最早举行赛龙舟的地方。据《北海景山公园志》载:民国十五年(1926年)六月四日,即端午节前,在北海公园漪澜堂前举办端午赛船会,历时两日。当时的《顺天时报》“京师新闻”版有“北海端午龙船会预赛开启,数舟竞技”的报道。

上世纪20世纪40年代末,端午节时北海公园亦曾举办过从北岸五龙亭至南岸琼岛漪澜堂的有奖划船竞赛,观览着数千人,为京城端午日一大盛事。近年来,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民族体育项目发展,北京地区的赛龙舟活动趋于繁盛,参与者甚多,规模盛大,其中又以副中心地区的大运河赛龙舟活动最为引人注目。

主讲人介绍:

户力平,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理事。多年业余从事北京文史研究,特别是北京地名、风物、民俗及古村落研究,并在《北京晚报》《北京日报》《劳动午报》等报刊发稿千余篇。做客北京电台文化节目百余次。已出版《光阴里的老北京》《北京地铁站名掌故》《京西海淀说故》《香山传说》等。

□主讲人:户力平 文/图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