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污水到再生水,实现“覆水亦能收”,“第二水源”持续为城市“解渴”。日前,记者从北京市水务局获悉,本市首批再生水开发项目“最后100米”公共再生水管线建设工程(以下简称再生水“最后100米”工程)正式通水,预计每年可使用17.4万立方米再生水,用于绿化、景观等,进一步扩大再生水利用,节约新水资源。
市水务局污水处理与再生水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最后100米”公共再生水管线建设是推动再生水扩大利用的有效举措,也是破解水资源短缺的重要路径。近年来,市水务部门不遗余力持续完善本市再生水管网输配系统,推行再生水销售收入用于扩大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投入的新政策,在此基础上,北京排水集团全方位对接用户需求,逐项梳理800余个用户位置、管线分布、供水能力等要素信息,创建公共再生水管线建设机制。在新的开发模式下,解决管线建设投资难题,打通再生水置换用户再生水利用堵点。同时,整合区域内高等院校、党政机关、绿化、环卫、公建等用户需求,统筹断头管连通、新建工程计划等,制定系统性区域供水方案,从单项需求向区域需求配置转变,不断优化再生水管网建设和使用布局。
目前,北京联合大学、永引渠绿化等首批6个项目顺利实现通水,预计每年可使用17.4万立方米再生水,用于绿化、景观等,进一步扩大了再生水利用,节约新水资源,助力节水型高校创建、水环境改善。
“面对面”调研,“多点位”供应。在再生水“最后100米”工程实施过程中,市水务部门联合北京排水集团积极推进中心城区四类用户水源置换,建立用户开发机制,实现用户被动报装向主动开发转变。一年来,深入调研各区环卫中心、高等院校、混凝土协会等用户单位,进一步明确以高等院校、园林绿化、党政机关、市政环卫等为重点的再生水开发方向,形成462个用户、802个点位的“潜在用户清单”和开发项目储备库。
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市水务部门还将联合北京排水集团对再生水管线周边楼宇商户和园林绿化使用情况进行排查,原则上实现再生水管线覆盖范围内的楼宇商户和园林绿化再生水应接尽接、应用尽用,持续扩大再生水配置利用。
自《北京市节水条例》实施以来,全市持续打造现代化生态再生水厂,不断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和处理标准,再生水已成为首都稳定可靠的“第二水源”。据了解,北京排水集团17座再生水厂每年可生产再生水12亿立方米,主要指标达到地表Ⅳ类标准。目前,再生水已广泛用于景观环境、工业生产、园林绿化、市政杂用等各个行业领域,在推进水资源循环利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再生水持续为圆明园、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海子公园等多个公园景观及湿地补水,为市民亲水创造了水环境条件。
此外,市水务部门还指导北京排水集团等企业建立高效专业的再生水利用保障体系,升级再生水监控调度系统,实时运行监控、定期巡检维护、专业应急抢修,保障再生水管线的稳定运行,守护千家万户的正常用水。
当前,首都中心城区再生水管网系统规划建设仍在持续优化完善中,随着再生水输送支干动脉不断织密,“再生之水”可实现源源不断周而复始润泽京城。
□本报记者 孙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