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周美玉) 近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联合举办京津冀市场监管区域协作会议。会上,三地共同发布6项共建计量技术规范,为京津冀高质量发展提升精密测量能力,促进三地环境保护等提供技术支持。
其中,《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校准规范》解决了我国自主研发的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量值溯源需求,促进仪器仪表产业发展,助力生态环境监测。《天然气质量参数计量技术规范》可用于测定天然气的组分含量、发热量、硫含量、硫化氢含量和水露点等,有利于促进京津冀地区天然气行业健康安全发展。
京津冀三地还联合签署了《京津冀食品委托生产延伸监管合作工作计划》,将进一步延伸异地食品委托生产监管路径,强化食品安全跨区域风险防范,畅通风险预警渠道;联合签署了《2024年京津冀检验检测认证监管区域合作行动计划》,为实现三地资质认定平等准入,构建公平竞争、健康有序的检验检测市场营商环境打下良好基础。
同时,三地共同见证签署了《进一步推进经营主体准入准营一体化协同发展备忘录》,率先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河北雄安新区,开展准入准营先行先试,计划将从四个方面11项举措,共同推进市场准入准营便利化,打造“跨省通办”升级版,为下一步京津冀市场监管领域一体化发展提供支撑。
截至目前,京津冀三地已实现7478项标准共享,其中北京地方标准2131项、天津地方标准1033项、河北地方标准4314项,协同地方标准86项。共建计量技术规范29项,共享计量技术规范20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