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任洁) 教师数字素养纳入教师评价体系,助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共用,实现考试招生等教育服务“一网通办”……北京市教委近日布置五大项工作,提出多项具体措施,大力推进首都教育数字化转型,全面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师数字素养纳入教师评价体系
在构建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新生态方面,市教委要求各区各校要健全数字素养的培训、考评机制,将教师数字素养纳入教师评价体系,使数字素养成为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必备能力。
在提高学生核心素养、落实“五育并举”、提升教师育人能力、促进家校社协同、校园治理等方面培育打造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试点示范,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等典型应用场景,逐步形成“以智助教、以智助学、以智助研、以智助管”的北京人工智能教育发展布局。开展北京市智慧校园达标认定和示范校遴选,引导学校创建数字技术赋能下的新型学习环境与学习样态。
提升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供给能力
在运用数字化手段创新育人模式方面,本市将提升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供给能力,持续做好北京市智慧教育平台建设,广泛汇聚具有北京特色、北京品质的课程资源,指导各区、学校在集团化办学、学区制管理和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手拉手”等工作中积极利用北京市智慧教育平台。
开展普通高中集团化课程创新实验,搭建集团校学生成长立交桥;打造“双师课堂”等新型教学场景,开展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常态化集团联合教研,助力优质教育资源跨班级、跨年级、跨学科、跨时空共享共用。推动北京数字学校向新型云端学校转型升级,进一步丰富“空中课堂”全学段、全学科数字课程体系,建立面向未来的“实体+云端”的教育供给服务。
数字化赋能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推动职业教育优质数字资源开发与开放共享,加快构建国家、市、校三级的中职高职数字教学资源应用体系,建设一批市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并全面接入北京市智慧教育平台,促进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支持职业院校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建设智能教学、虚拟仿真、实习实训、管理服务等应用场景,优化专业设置,加快培养数字化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实现考试招生等服务“一网通办”
在提升教育信息化管理服务能力方面,市教委将不断完善教育公共管理平台功能,搭建幼儿入园“一件事”服务场景,支撑教育管理业务广泛覆盖与协同办理。
发布“京学通”2.0版,全面对接“京通”,推动“京学通”在全市广泛应用,实现义教入学、考试招生、政策查询、学生学习、教师培训、就业创业、体质健康查询等教育服务的“一网通办”。以教育新地图为载体,汇聚共享社会与教育相关的数字消费资源,提供“一站式”服务供给。支持区、学校建立网上家长学校,家校协同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用网习惯。
搭建教育大数据应用场景
在促进教育数据要素高效共享利用方面,市教委将促进全市教育数据要素共享融通。支持各区各校围绕精准教学、学情诊断、教育评价、师资配置、校园治理等主业,搭建教育大数据应用场景。研发教育数据大脑,构建学生、教师、学校三类全息画像,服务学校评价、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聚焦学位预测、招生入学、教学质量、办学资源布局等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推动数据驱动的教育科学决策和精准治理。
优化教育数字化经费投入
在健全教育数字化统筹推进机制方面,市教委要求各区、高校探索打破传统思维、突破现行模式的教育数字化转型推进机制。优化教育数字化经费投入,经费投入应聚焦教育教学主业,侧重于应用场景的搭建、数据的治理与分析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