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女士 国企员工 女儿7岁
想有效沟通,先要让孩子把你当成“自己人”
我女儿正在上一年级,上小学后,她似乎一夜之间长大了:有了自己的社交,渴望独处的时间……这些变化都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我们大人该如何跟这位“小大人”沟通。经过反复摸索,我总结的经验是:放下“大人”的身段,多和孩子一起玩,成为孩子心目中的“自己人”。
放学接到她,女儿说的第一句话多数是:今天我能和同学在小公园玩吗?如果同意则已,如果不同意,她也不会哭闹,而是拉来她的小伙伴,站在我面前说:“阿姨,求求你了,我们想一起玩儿一会儿,就一小会儿。”搞得我完全无法拒绝。在外面,她和同学有说不完的话,回到家,对我们却是“一问三不知”。我问:“今天在学校过得怎么样?”“老师布置课后任务了吗?”她头也不抬地回答:“还行”“没有”。晚饭后,只要我不喊她,她能窝在沙发上看一个小时的漫画书,不动也不出声。当然,我很欣慰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社交圈,还学会了独处,可是,却不和我们过多交谈了。想到她和小伙伴亲密无间的情景,我决定“用魔法打败魔法”。
那天,我主动提议和她玩“你画我猜”的游戏,游戏很简单甚至有点幼稚,但女儿却笑得前仰后合,如此几天之后,这个游戏就成了我家每晚的保留项目。在游戏中,她提到很多在学校里和同学间发生的趣事,我顺势和她聊起我的校园时光,比如偶尔会犯一些低级错误等,引得她哈哈大笑,她说:“妈妈,你可真好玩!”可以感受到,对她来说,我不再是只会发号施令的大人了,我也可以是个“淘气”的好朋友。
韩先生 公司职员 儿子10岁
跟孩子沟通学会用“你”这个主语
现在的孩子真是挺让人头疼的,虽然知道我小时候的教育理念不适合管教现在的孩子,这是第一个让我体验到经验贬值的方面,但在日常与孩子沟通中过去的想法还是不时的无形闪现,让人猝不及防。孩子已经上小学了,很多事情可以自己做了,这时候孩子的独立意识很强,家长这时候就要及时转换教育方式,不能按照小时候那样相处了。这时孩子要慢慢学会学习知识以及规则,还有更重要的是处理问题的方式,孩子主要需要摆脱的就是用哭闹表达诉求和情绪的问题,这需要家长及时和长期的引导,从而慢慢成为习惯。
与此同时,孩子需要的事情跟幼儿园明显不同,幼儿园期间,老师和家长常常以表扬为主,而上一年级后,孩子已经有学习任务了,这时候如果跟不上,就容易打消孩子的积极性,还有就是老师对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也会批评,孩子可能一时适应不了,也需要家长及时发觉并引导。此外,家长一定要注意说话方式,讲道理的时候也要适量,如果孩子不理解的话也不要责备。跟孩子交流的一个好方法是用好“你”这个主语。以“孩子在学校被老师处罚”的情形为例。1.“你被老师处罚了,看起来很难过的样子?”或如说:“你感到很丢脸?”此时最忌讳追问“为什么”或下判断“你一定做错了什么?”2.接纳孩子的想法或感受。如说:“我了解你的难过……”“我知道你感到丢脸……”接纳并不表示赞同,父母可以不认同孩子的行为,但无须批评孩子个人。如“你真活该!”或“你该被处罚!”3.与孩子讨论改进的方法,这个步骤要放在最后,尤其要让孩子倾诉完毕或情绪平稳之后。
文女士 高校研究员 女儿9岁
平等交流,让我和女儿处成了闺蜜
我觉得现在的小孩“鬼灵精怪”的,和小大人似的什么都懂一点,还特别敢于表达。拿我女儿来说,她和小伙伴聊的话题,涉及异性是否存在友谊、直播间的主播哪个有意思、如何避开父母的监管上网之类,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不用问,这些都是她们从网上看到学到的。
既然孩子知识面广,见识也多,再像我们小时候那样家长采用“一言堂”式教育肯定行不通,他们不会再像过去的孩子那样老老实实听话,而是有自己的主见,哪怕是小学生,其实换个角度来说这也是好事,家长不要认为孩子是在顶撞自己。
21世纪的人才需要具备多种素养,智商只是一方面,情商、逆商都要跟得上,这两点主要靠家庭来培养。所以我愿意和女儿平等对话,把她当成朋友一样聊天,不摆家长的威严,不让孩子害怕我,这样她才敢和我说说心里话,学校有什么事情也愿意找我交流,我们俩处得像闺蜜一般,她有什么想法都喜欢和我分享。女儿告诉我,班里很多同学都羡慕她,觉得她有一个特别开明、理解孩子的妈妈,这让成绩平平的女儿也非常开心。
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委员 柏燕谊
家长要尊重孩子,多给予孩子说话的机会
7-12岁孩子进入小学阶段,心理发展任务是勤奋对自卑的冲突,这个时候孩子有很多学习任务,他的学习节奏需要被尊重、被呵护。所谓学习节奏,就是指孩子是用三天背下来乘法口诀,还是用三小时背下,其实无伤大雅,但对很多父母来说,希望孩子学习节奏特别快,一旦做不到就有挫败感。
家长对待孩子的沟通方式是大致分两种,即平等型与强势型。平等型的家长尊重孩子,允许孩子以自己的状态去完成成长,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孩子的优点,有什么问题家长会帮助孩子一起想办法解决。强势型的家长就是不允许孩子犯错,不允许孩子脆弱,不允许孩子进步缓慢,家长变得特别强势、特别爱控制。
很多父母在这个阶段有一个误区:以为“我骂孩子两句,对他严厉一点真好使,他立马就长记性,他学得快、学得会”。实际上,我们有没有能力和有没有去使用这些能力是两回事,当父母用控制强势的方式管教孩子,孩子碍于父母的暴力或权威性不敢反抗,他会强迫自己发展能力,但这个时候他内在的自信和自卑是失衡的。
当孩子愿意去努力勤奋地面对学习任务的时候,他就能够发展出他的自信,有了这种自信,再学东西时,就会把注意力投入到学习对象上,能更加专注地真正去学,而不是把情感、情绪和注意力投入到“我会不会被批评上,别又被打一顿”这些念头上。
一些家长在孩子上初高中时找我咨询,抱怨“孩子小的时候学得特别好,也不用父母太操心,不知道为什么到了初二就开始下滑,到高中就躺平了”,这是因为孩子的内心虽然拥有学习的能力,但他对自己始终持一种否定和质疑的态度,后面学习任务越来越重,不断有新的挑战,他不断承受挫败感,导致自我撑不住,就会出现躺平的现象。
所以在孩子7-12岁阶段,家长要更加尊重孩子,发现孩子的学习规律,发现孩子的一些特长,针对他的特点给予更恰当的教育方式。如果不知道怎么发现孩子的真实情况,至少不要做强势型父母,要给予孩子说话的机会,听一听他是怎么想的,给予他更多时间,允许他在自己的节奏中成长。
很多家长认为教育一定要正式、严肃,其实爱和教育在生活的细微之处发生着,没有想象的那么宏大。之所以教育出了问题,是因为细微的地方出了问题,当情感、爱出现问题时,教育对孩子就推行不下去了。当父母跟孩子进行对话时,很多家长这时只把自己认为需要的东西传递给孩子,但孩子需要什么其实没有被关注到。
家长跟孩子怎么说话,孩子才能愿意听呢?有一句特别经典的话就是“蹲下来和孩子交流”。蹲下来跟孩子沟通,需要家长从思想上、跟孩子相处的日常中慢慢体会和摸索,先站在孩子的视角想问题,了解他内心,有了这个前提后,可能沟通就会容易很多。本报记者 任洁 张晶 杨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