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视窗
3上一版
 
首博里的京城四季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24年3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首博里的京城四季

画卷生动再现老北京市井风俗
胡同人家里供奉着一对“兔儿爷”,将老北京中秋夜场景展现得淋漓尽致
老北京四合院里的夏季场景被生动还原
展览在介绍四季轮替中的节俗与风物的同时,揭开趣味民俗背后的礼制文化
熟悉的场景,变换的色调,犹如打翻的四季调色盘
什刹海荷花市场夏日盛景被搬进展厅
 

经过一年多的改陈升级,不久前,首都博物馆重新开放。在这个春意盎然的日子里,不少观众走进这里,参观位于方厅5层的“岁华纪胜——老北京民俗展”,赏京城四季美景。

“岁华纪胜——老北京民俗展”的切入点为一年四季的主要节令,荟萃岁时节俗、传统美食、旧时风物、人文景观等内容。展览分为“春——料峭寒中喜迎春”“夏——炎炎夏日满天时”“秋——无限秋光颐君颜”“冬——岁暮天寒蕴生意”四个部分。

主打红色的“料峭寒中喜迎春”展厅、浅绿色布景的“炎炎夏日满天时”展厅、黄色调的“无限秋光颐君颜”展厅、白色为主色调的“岁暮天寒蕴生意”展厅,不同展厅带给观众各异的感受。“没想到在同一个展览中,就能欣赏到北京的四季变化。”浏览中,不少观众发出赞叹。

缂丝“大吉”葫芦挂屏、白玉“三阳开泰”摆件、青玉“福寿平安”如意……展览中上展的400件(组)文物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观赏。此外,展览还将白塔寺等老北京地标融入展厅场景之中,不时引来观众打卡拍照。

“这个展览真的很有特色,结合四季打造了不少场景,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感觉。”在“炎炎夏日满天时”展厅,观众王先生边欣赏展览边回忆着往事。他不时地拍照记录着,不一会儿夏日荷塘、夏日胡同等场景都陆续存在于他的手机中。

据了解,“岁华纪胜——老北京民俗展” 以明、暗两条线展开,明线为四季轮替中的节俗与风物,暗线则是日用中的福吉之求与礼节人生。这两条线交融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再现老北京淳厚的民俗风貌和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

□本报记者 盛丽/文 孙妍/摄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