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带着基层声音上两会 让人民的未来更美好
温暖求职路从“头”开始
民俗专场招聘会 值得借鉴推广
让文明骑行 成为出行标配
延续增长态势
儿童安全座椅 要配好更要用好
“提技赋能营”助力打造高素养职工队伍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年3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俗专场招聘会 值得借鉴推广

 

“我从网上看到琅琊山庙会有招聘活动,今天特地带了简历,想在家乡找份满意的工作。”近日,安徽省滁州市人社局在琅琊山传统庙会期间举办民俗专场招聘会,家住南谯区的赵女士已投递出了3份简历,对家乡企业的薪资报酬和工作内容都挺满意。近年来,滁州市不断丰富招聘形式,通过农村赶集、文艺演出、庙会等民俗活动搭台,开展多种形式招聘,取得明显成效,2024 年以来,全市新增城镇就业已达1.08万人。(3月4日《安徽工人日报》)

开展民俗活动,不仅能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还能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少地方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纷纷推出“民俗+”活动,为民俗文化活动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滁州市人社局结合当地民俗文化活动,打好“就业牌”,是推动高质量就业的有效举措,值得借鉴推广。

招聘会搭上民俗活动的“快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工作效果。农村赶集、演出、庙会等民俗活动大都有约定俗成的时间,参与群众比较多。招聘单位到活动现场招聘,不但人气旺、选择性大,更有可能招到满意的人才。同样,求职者在赶集办事、观看演出之余应聘,为尽快就业提供了更多机会,同是还能从中学到一些实用的就业创业、政策法规等方面知识和技能。这种双向奔赴的民俗专场招聘会好处很多,既节约了招聘的人力、物力、财力成本,又能助力群众在“家门口”找到工作。

民俗专场招聘会,是一项接地气、暖民心的服务活动。为群众带来的不仅是文化的盛宴,还有可触摸的民生温度。因此,各地人力社保、文化旅游、工会组织等部门可整合资源,结合实际举办特色民俗文化专场招聘会。

□赵杰昌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