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北京劳动者之歌
3上一版  下一版4
 
用高效执行力保障民生工程
用脚步丈量 让道路变坦途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24年1月3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首发集团公联洁达公司道路巡视养护工董伟:
用脚步丈量 让道路变坦途

 

首发集团公联洁达公司道路巡视养护工董伟工作起来有一个绝招:他不仅对管辖片区各种附属设施情况一清二楚,甚至能通过一张近景照片了解路段所在具体位置。

“每天不管白天晚上,我们都要在路上巡视,忙的时候一天要出去好几趟。”谈起自己负责管养的道路,董伟如数家珍。哪里有什么设施、哪里车流量大、哪里的路面情况如何,他都谙熟于心。

作为道路养护的行家里手,小到切割锯、动力站、平板夯,大到压路机、挖掘机,各种机械设备董伟都能熟练运用,可谓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提到他最擅长的一项本领,非路面修补技术莫属。

“这个工艺要求是‘圆洞方补’,需要对路面采取切割,对深度和支撑度要求特别高,每切割一条线,要保证又顺又直,难度比较大。”如何练就这样过硬的本领,他介绍:“其实就是熟能生巧。刚入职的时候怎么都弄不好,觉得设备操作起来特别难,但是在操作过程中慢慢琢磨,平常多加练习,慢慢地也就熟练了。”

如果说设备操作考验的是单兵作战能力,那施工过程中的组织实施考验的则是管理水平。2022年,在园博园路中修工程中,董伟遇到了棘手的难题。因为路面预养护施工需要使用大型设备进行铣刨,过程中会产生扬尘,对环境造成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董伟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咨询了很多专业人士,最终研究出了最佳解决方案:通过现场架设水车进行雾化喷洒实施降尘,施工完毕后,再对粉尘覆盖的区域进行清理。通过这一措施,有效解决了施工扬尘问题,为工程的快速实施提供了保障。

交通导改是保障道路养护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在2022年颐和园中修工程中,董伟再次遇到了难题:这一路段交通量大,环境复杂,工程工期紧、标准高。董伟经过仔细分析,根据路段交通量情况编制了潮汐导行方案,使用隔离栅将道路分区。施工过程中,采取灵活导行措施,有效解决了车辆拥堵问题,确保了工程顺利完工。

工作之余,董伟通过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不久前,他还报考了二级建造师:“因为课程涉及的公路工程专业,如,公路路基、路床摊铺等,都跟我们的工作相关。学好这些课程不仅对工作有帮助,对自己个人成长也是有益的。”

靠着一股钻研的劲头,董伟的业务技能不断提升,理论知识也逐渐丰富起来。他说,“脚踏实地”对自己而言不仅意味着踏实、勤奋,更代表着他对事业的追求:用脚步丈量、用汗水浇筑,让道路变坦途。

□本报记者 盛丽 通讯员 韩云竹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