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职工大讲堂
3上一版  下一版4
 
在智化寺感受古代音乐的魅力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24年1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智化寺感受古代音乐的魅力

 

在北京东二环朝阳门立交桥东南,顺着银河SOHO其西侧小胡同走到大方胡同,拐弯进入不长的禄米仓胡同,就到了藏在胡同里的明代古刹智化寺,周边很多居民都不清楚到底是为了什么,让这座隐藏在胡同内的580年的古刹每天都能吸引众多的游客来此寻访。为了探究智化寺的历史神韵,笔者先后四次探访这里……

首批国保单位的智化寺曾经被“雪藏”

初看智化寺,感觉它并没有像其它著名古刹那样的气派,甚至显得有些局促。然而,当你走进之后,了解了它的历史,看过了它的建筑之后,你就会惊诧这座古刹能够保存下来,真是一件奇迹。

严格地讲,如今的智化寺并不大,总占地5000多平方米。原有中路5进院落,及东跨院后庙和西跨院方丈院。现中路仍保留四进院落,东跨院为小学所占用,西跨院为民居。寺中原有房数百间,如今已所剩不多。

据记载,智化寺鼎盛时期,曾占地两万平方米,是当时大明皇城东部最显赫的大型寺院。智化寺建于公元1444年,是明英宗朱祁镇的心腹太监王振修建的家庙。目前智化寺的东、西两路的建筑已荡然无存,但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保存基本完整。

这里还是一处汇集古乐、造像、雕刻、彩绘等传统文化艺术的宝库。山门门额上 “敕赐智化寺”彰显了它的尊贵身份,让它在京城古寺中与众不同。 “智化”寓意以佛的智慧普度众生。1961年的全国文物评定中,当时名气并不大的智化寺被列入北京首批18个全国文保单位之一,同长城、故宫一起列入,估计就在于它的文物价值极端重要。

虽然智化寺在历史上风生水起,但到了乾隆八年(1743年),御史沈廷芳请命捣毁智化寺纪念王振的精忠祠,智化寺自此便开始走向衰败。不过,也正是沈廷芳的这封奏折,使得智化寺长期不被外界认知,从而保存了明代早期的建筑特征。智化寺从此处于雪藏状态,这也让智化寺在寂寞中一直保存着明代原有的建筑格局,这也是被雪藏之后的一个意外收获。

让智化寺声名鹊起的还是从学术界的评价开始。1931年夏,著名建筑学家刘敦祯,以南京大学建筑系主任身份来北京调查古物时,将智化寺选定为他的第一个重点研究和测绘对象。次年,刘敦祯写就了中国建筑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北平智化寺如来殿调查记》。智化寺在文博学术界由此声名鹊起。1958年,北京市政府拨款修整智化寺。1961年智化寺入选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都与刘敦祯的大力推介有关。可以说,要想了解明代早中期的历史,要想欣赏完整的明代木结构建筑群,智化寺是最好的选择之一。

在智化寺听古代音乐活化石——京音乐

我之所以来了几次智化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想多维度地听几次京音乐。因为仅听一次,有时感受不深。这个京音乐可是智化寺的“镇寺之宝”之一,众多的游客都是奔着这个闻所未闻的古代音乐来的。

如今智化寺每天演奏京音乐,上下午各一次。乐队由5人组成。他们身着明代服装,演奏几曲京音乐,大约为10分钟。仔细聆听京音乐这个古代音乐,发现和现代音乐明显不同,曲调高亢流畅,空灵神秘,犹如天籁。想当年,大太监王振冒着杀头的危险,把只能在宫廷演奏的音乐,搬到家庙里,从中也可以看出他当年权倾一时,无人敢与之对抗。正统十一年(1446年),王振擅将部分宫廷音乐移入寺院并组建乐队,用于寺院佛事和一些民间活动,自此智化寺音乐开始传承。但他的这次僭越,却使宫廷音乐得以保存了下来,成为人们研究古代音乐发展的活化石。

智化寺京音乐源于唐宋的宫廷音乐,自明代宫廷传入智化寺后,一直按照口传心授方法代代相传,迄今有578年的历史。它的传承有个特点,艺僧们一般要先学乐谱,后学乐器,7年后方可出师,至今已传承27代,从未中断。由于京音乐的重要价值,2006年它被国家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专家指出,京音乐在曲目、乐器、宫调、演奏方法等许多方面保存了宋、明旧制。其音乐具有佛教音乐特有的远、虚、淡、静的意境。传承至今,有古谱十余部,刊载曲牌600余首。现今传承人可以完整演奏的曲牌有42首。与西安鼓乐、开封大相国寺音乐、五台山青黄庙音乐以及福建南音齐称为中国“五大古乐”。如今,智化寺京音乐成为了寺里的响亮名片,2006年至2021年,已成功举办十届智化寺音乐文化节。

不少游客认为,来智化寺,如果不听一次京音乐的演出,那等于没有来。

在智化寺赏览迄今最完整的明代建筑群

进入智化寺,就能看到两座明代的石碑——《敕赐智化寺之记》和《敕建智化禅寺振恩碑》,其中一个记载了智化寺的建设过程,当时仅仅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这让我十分惊诧。按照如今人们对一座建筑物的认识,要建成智化寺有房屋几百间的建筑群,没有一年半载是不可能的。那么,这个建筑速度可谓是神奇。为何如此之快?现在已经没有史料记载,只能由人们猜测了。

智化寺自明朝建成至今,虽然经历了多次修葺,但依然保持着从宋朝向明清过渡时期的汉族建筑的明显特征,是北京城内现存最大的明代建筑群,同时又是一处汇集造像、佛经、壁画、音乐等佛教艺术的艺术宝藏。

因此,要欣赏研究明代初中期的建筑风格,智化寺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凡是来过智化寺的人都会清晰地记得,在院内的墙上,用图文展示了智化寺建筑的一些特色和知识。哪怕你是一个建筑“小白”,在浏览完智化寺之后,再看看解说,听一下专业讲解员的解说,就会对智化寺建筑风格有一个大体的认知。

这里有京城古寺中不多见的屋顶黑色琉璃瓦,彰显出智化寺的非凡气质,庄严高贵。这在国内现存寺院中尚不多见。此外,如来殿四壁通饰的小佛龛蔚然壮观;藏殿内保存着北京最古老的明代木制转轮藏也精美绝伦,有专家认为,智化寺是小半部的明代官式建筑史。智化寺最引人入胜的是各殿堂内檐留下的大量的明代建筑彩画,这些彩画典雅肃穆,是研究明代北方彩画的重要实例。

在建筑布局上,智化寺具有典型的明早期特点,采用中轴线左右对称的廊院式布局。主要建筑的彩画、装饰、雕刻等,都具有明代的特性,屋顶步架、举架等结构,具有宋、清两代过渡时期的特点,各殿堂中,上有接近宋元的做法,下有靠近清代的形制,智化寺是研究明代建筑,乃至宋元建筑发展演变过程的重要实物。

我在藏殿里,仔细打量了以往很少见到的转轮藏,感叹这个硕大的艺术品的无比魅力。转轮藏是能旋转的收藏佛经的橱柜。智化寺转轮藏,是北京地区仅存的一具明代转轮藏,它高4米,坐落于一个须弥石座上,呈八角形,顶部是毗卢帽顶,中为经柜,为金丝楠木质地。经柜本身为抽屉式,每面九层,每层五屉,表面都雕刻着佛像,并按照千字文的顺序排列,以便于所藏佛经的检索。

智化寺是一个传统文化的巨大宝藏,要想深入汲取,需要用心、用情、用力。围绕着智化寺,还有很多待解之谜需要破解,还有很多历史传说需要弄清楚。

主讲人介绍:

赵强,资深出版人、编审、知名时评人,曾在多家出版机构担任重要职务。著有杂文集《楞客天下》《出版行旅——总编辑手记》等7种,在100多家媒体刊发近2000篇杂文、评论、散文等。为北京杂文学会会员,至今仍笔耕不辍。业余时间致力于对老北京古都文化的探索。

□主讲人:赵强 文/图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