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特写
3上一版  下一版4
 
西城区“造血+输血” 厚植企业发展沃土
全市水质水生态监测“开年第一测”启动
200余幅优秀作品描绘“幸福底色”
榜样送祝福
怀柔区上演科学跨年“科普盛宴”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年1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配“监测眼”全覆盖
全市水质水生态监测“开年第一测”启动

 

近日,在房山区刺猬河东石羊段,市水务局水质水生态监测中心技术人员凿冰取样,启动2024年全市水质水生态监测“开年第一测”。根据今年监测计划,市水务局水质水生态监测中心进一步优化监测站网,开展全市五大流域水质水生态站网监测和黑臭水体、小微水体、功能湿地、外来物种等一系列专项监测,服务全市水资源精细化管理和水生态区域补偿考核。

市水务局水质水生态监测中心水质水生态实验室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在原有水质水生态监测网络基础上,市水务系统新增380眼地下水水质监测井,以及53个水生态监测站,加密分析全市各流域水质、水生态健康状况,不断优化监测站网。目前,市水务系统共布设地表水人工监测站点290个、地下水水质监测井687眼、水生态监测站点245个,覆盖全市五大流域、主要支流、水库、湖泊,动态实现全覆盖。

“站点数量增加的同时,新增的地下水监测站点在设备功能上进一步升级,可进行水质、水位同步监测,实现了监测设施功能的质效同增。”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水生态监测领域,本年度监测工作启动前,市水务部门技术人员对全部地表水站点进行现场排查,制定取样计划,开展综合生境、生物、理化等多个范畴的全面监测工作。特别是针对南水北调敏感水域和再生水厂退水温升水域,今年将持续开展水生态冬季休眠期监测。

记者了解到,自南水进京以来,市水务部门始终密切关注水质,从细节入手,确保市民喝到“放心水”。“聚焦南水北调沿线及关键节点,我们加密水质监测频次,每年3月到11月,关键点位的监测实现每周一次,全面掌握南水水质安全情况。”相关负责人介绍。

□本报记者 孙艳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