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北京两会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本市将扩大“新八级工”等特级技师评聘范围
积极探索都市型农业应用创新示范
加快建立生态产品价值评价体系
打造消费IP 扩大消费券补贴范围 推动商文旅体融合发展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4年1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
本市将扩大“新八级工”等特级技师评聘范围

 

本报讯(记者 周美玉)昨天下午,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举行以“着力增进民生福祉”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围绕教育、就业、养老、城市更新等方面,市教委、市人社局、市卫健委、市民政局、市住建委负责人介绍了相关情况。

多举措助推北京高技能人才发展

截至2023年底,全市共有高技能人才118万人,占技能人才总数的三分之一。这其中,有制造领域装配汽车的技术能手,也有在餐饮领域全国知名的烹饪大厨,更有在航天领域练就一身电焊绝活的焊接大师,为推动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市人社局局长王清旺在发布会上介绍,面向未来,全市人社部门将在人才培养方面,强化政企社协同、产教训融合,依托技工院校、培训机构、技能大师工作室、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等资源,持续开展精准培训。在评价方面,扩大“新八级工”等特级技师评聘范围,试点开展首席技师评聘,着力打破高技能人才职业“天花板”。在激励方面,启动“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表彰评选,进一步增强高技能人才的职业荣誉感、获得感。

据王清旺介绍,今年的北京市第六届职业技能大赛将设置无人机驾驶员、理财规划师、咖啡师、养老护理员等100余个竞赛项目。“欢迎广大技能人才积极参加,在赛场上切磋技艺、一展风采。”他说。

全市已有282所幼儿园举办2—3岁托班

据市教委主任李奕介绍,去年,本市在中小学学位扩增方面,各区新建、改扩建学校35所,新增中小学学位3.8万个,有效缓解学位缺口。在开展小学暑期托管服务方面,全市各区小学分两期为1.2万余名小学生提供了暑期托管服务。在幼儿园托位建设方面,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2—3岁托班,全市有213所幼儿园举办托班,新增托位6039个。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82所幼儿园举办了2—3岁托班,可提供9024个托位。

在支持幼儿园举办2—3岁托班方面,李奕介绍,今年年初,本市已经开展托幼一体化试点,目前已在几个区开展了试点,探索转化原有资源的可行之路,最大限度利用资源,在保障学前学位的基础上,提供丰富的托位供给。

在托育教师队伍建设上,对现有学前教师开展市区两级培训,提高托育服务质量。聚焦幼儿一日生活安排、托班管理等方面,计划出台北京市幼儿园托班工作指南,确保幼儿园办托办园高质量发展,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增加儿科床位提升儿科诊疗能力

医疗方面,2023年,北大医院大兴院区、朝阳医院东院、友谊医院通州院区二期开诊运行;安贞医院通州院区等项目顺利推进,疏解床位2600余张,五环外平原新城等承接地增设床位8500张,医疗资源配置更加合理。

一直以来,儿科诊疗备受市民关注。市卫健委主任刘俊彩介绍说,目前,本市已经扩容了北京儿童医院和首儿所发热门诊和呼吸道疾病患儿的床位数量,确定了33家儿童患者的分流医院开展分流病区,设立分流门诊;3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儿科诊疗服务;5家紧密型儿科、医联体核心医院分别和全市60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合作关系,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儿科诊疗能力。

刘俊彩介绍,未来,本市将持续优化布局,推动北大第一医院(大兴院区)投入使用,届时将新增儿科病床400张。同时,加快北京儿童医院亦庄院区、首儿所通州院区建设,届时将增加儿科病床2000张,较大程度提升北京市儿科医疗资源的配置水平。

年内实现新开工300个老旧小区改造

本市大力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民生工程,不断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增进百姓福祉。

据市住建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马綮鸿介绍,2023年实现老旧小区改造新开工355个、完工183个,老楼加装电梯新开工1099部,完工822部,均超额完成全年改造任务。

马綮鸿说,2024年是老旧小区改造的攻坚年,计划在年内实现新开工300个小区,完工200个小区,实现老楼加装电梯开工1000部,完工600部。同时,持续统筹推进各项改造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将西城区小马厂西社区,通州区云景里小区等6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列入全国完整社区建设试点,这些社区在试点期间将补齐养老、托育、便利店、早餐店、菜市场、“小修小补”点等设施短板,让居民不出社区解决生活大小事。

此外,市住建委会同市体育局、市园林绿化局起草制定了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的工作方案,计划用三年的时间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在群众身边建设一批乒乓球台、室外健身器材等小型体育设施健身设备,为广大群众就近健身提供便利。

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大学生就业备受关注。今年,北京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29.2万,市人社局与教育部门密切配合,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王清旺介绍,在拓岗位方面,今年将在继续挖掘机关事业单位各类企业岗位的基础上开展相关行动,及时将岗位信息送到毕业生身边,为他们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就业选择。此外,组织各类企业进校园招聘,持续开展“人社局长进校园”活动,帮助大学生提早把握就业市场需求,明晰职业目标,提升就业能力。

在强技能方面,搭建高校职业培训机构和企业多方交流的合作机制,建设更多大学生技能培训基地,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帮助毕业生掌握一技之长,实现顺利就业。

在促创业方面,支持高校毕业生,特别是博士硕士毕业生创新创业、发挥特长。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领域,让更多师生共创项目和院士专家团队在京落地,助力国际科创中心建设,促进首都的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