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周美玉)2023年,北京法院聚焦劳动者权益保护,审结劳动争议案件41526件,依法保障快递小哥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昨天,在北京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寇昉作工作报告。
过去一年,北京法院用心用力办好群众身边的民生案件,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非法集资、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审结此类案件1099件,挽回经济损失约20亿元。
聚焦劳动者权益保护,审结劳动争议案件41526件,依法保障快递小哥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针对网络时代“隐形加班”现象,将下班后利用微信付出实质性劳动依法认定为加班,保障劳动者“离线休息权”。
在报告附件的案例中,介绍了一起“隐形加班”案。劳动者李某起诉某公司向其支付2019年12月21日至2020年12月11日加班费等劳动报酬,李某主张的加班内容为下班后在微信或者钉钉等软件中与客户或者同事进行沟通交流付出的劳动,某公司则认为这不属于加班。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李某在部分工作日下班时间及休息日利用社交媒体工作已经超出了简单沟通的范畴,应当认定构成加班,据此判决某公司向李某支付加班费3万元。
据了解,该案是全国首例在裁判文书中明确“隐形加班”问题的案件,创造性地提出“提供工作实质性”原则和“占用时间明显性”原则作为对“隐形加班”问题的认定标准,切实保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入选“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3年度十大案件”候选案例。
此外,北京法院聚焦老年人权益保护,持续打击养老诈骗,守住老年人钱袋子,追回养老钱2000余万元。聚焦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审结涉未成年人案件6344件,发出家庭教育责任告知书747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