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电 上个月刚共同赴美参加“乒乓外交”52周年纪念活动的刘伟、丁宁,近日又一起出现在北京大学邱德拔体育馆。不过她俩走进聚光灯的顺序几乎是一头一尾,因为在这场世界冠军谈体育教育的“体·教”讲坛上,刘伟是从教20年的“老”教授,丁宁是本学期才入职的新教师。
讲起执教实践和探索,刘伟表示,正如运动员需要建立终身学习的概念,体育教育则是帮助学生树立终身训练的理念,这里教的不光是拿冠军,更重要的是学习做人做事,而自己则在教学过程中用“冠军精神”学做“四有”好老师。
和刘伟的干货满满相比,丁宁的分享里满是一名教职新人的好奇与感动。她留意到,学校教学中,老师布置完练习内容,会说“去找你们的搭档”,不像在运动队时教练会说“去找你们各自的训练对手”,她从中体会到校园里的交流合作与运动队竞争关系的不同;她观察到,乒乓球“小白”一开始会在球过来时下意识躲避,于是思考如何把最基础的原理讲解得清楚易懂,再努力把大胆尝试的积极心态带给学生、带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去。
同样作为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的成员,击剑奥运冠军孙玉洁、国际象棋世界冠军侯逸凡、太极拳世界冠军柴云龙以及正在美国访学的健美操世界冠军车磊,也以现场或线上的形式出席首届“体·教”讲坛,分享各自“从赛场到课堂”的经历和心得。
曾在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讲哭”了台下教授的孙玉洁笑称,她有学生说,“灌鸡汤”只喝体育老师这一碗,因为那都是在实战中拼出来的故事。
北大体教部党委书记陈征微也说,多年来持续引进奥运冠军、世界冠军,不光给北大师资队伍带来了世界级的专业力量,他们本身的经历、百折不挠的体育精神、为国争光的坚强意志更是渗透在体育课程当中的最好的思政教育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