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2023年重要民生实事项目——城乡供水提升工程目标任务完成,通过水源更新置换、公共管网延伸覆盖、供水设施标准化改造等措施,30个城乡供水巩固提升工程顺利收官,惠及人口约14万。
不断提升乡村供水质量
房山区阎村镇小董村位于房山西部平原地带,2023年之前,村里近千户村民用水依靠两眼大口井。由于地处山前地区,受地质条件等因素制约,小董村地下水水位受气候影响较大,逢旱季或枯水期就会出现水源不足情况。
“每年雨季到来前,吃水得靠老天爷给面子”。小董村村支书任义介绍,为保障村民用水,村里不得不采取限时供水措施——早8点至晚8点定时供水。随着村庄人口不断增加,加之村民长期存在的粗放型用水习惯使然,用水量快速上升,供水短板愈发凸显。
小董村的供水问题成了市、区水务部门的一块“心病”。随着阎村镇城镇化进程加快,市政配套设施愈发完善,2023年,小董村终于具备了接入公共管网的现实条件。水务部门联合属地迅速行动,启动村内供水管线改造,全面做好接入公共供水准备。
管线自远方来,全天候引汩汩清流入农家。新接管线还装上了智能水表,水量水费一目了然,村民节水习惯随之养成。
“不断提升乡村供水质量,是推动城乡水务基础设施均衡发展、以水为媒提高城乡一体化水平的重要举措。”市水务局供水处负责人费晓轩介绍,经过数十年城市化进程,首都城区供水面貌快速改善,但广大农村地区供水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短板,水压、水量等方面问题依旧存在。城乡供水提升工程已连续多年被列入市级重点任务,其主要着力点之一,就是紧盯乡村供水短板,以“城带镇”“镇带村”方式,多措并举解决乡村供水保障“老大难”问题。“十四五”以来,通过水源更新置换、公共管网延伸覆盖、供水设施标准化改造等措施,市水务部门累计对200个行政村或住宅小区的供水设施进行提升改造,惠及居民近50万人。
实现提高供水保障水平与地下水源涵养多重效益
11月17日,朝阳区金盏乡东窑村杨军宝家几个硕大的储水桶宣告“下岗”,与杨军宝同住在东窑村的340户居民正式告别了村级供水时代。
过去,由于水压不稳、水源井时常故障,不少村民家中都备有笨重的水桶储水。“用水高峰期要想把稍大点的脸盆接满,可费劲了。”杨军宝说,为了自家有水可用,他还专门装了一个加压水泵,即使这样,高峰期水流依旧淅淅沥沥。
今年8月,市自来水集团配合区水务局进场为东窑村实施公共管网水源置换。“换完水,家里的泵压根用不着了,龙头只开到一半,水就冲得很。”如今,打开水龙头就能享受哗哗流水,杨军宝心里别提有多舒坦。
村庄水源井关停后,过去用于取水的电动抽水泵也随之停用,仅此一项村里每年就可节省电费300万元。据朝阳区水务局供水科负责人李倩介绍,接入公共管网后,该区域每年可压采地下水超过175万立方米,实现了提高供水保障水平与地下水源涵养多重效益。
通州区台湖镇4-1街区原先由乡镇集中供水厂供水。由于该街区新建小区较多,随着入住率提高,人口快速增加,近年来供水紧张情况凸显。今年6月,水务部门将4-1街区的地下水源全部置换为地表水源,由亦庄供水厂提供供水服务,自此1.5万户居民喝上了更加优质的公共供水。
保障老百姓从“有水喝”到“喝好水”
费晓轩说,“在保障市民有水可用的同时,更要让其享受到从‘源头’到‘龙头’的优质服务。”对此,瞄准城乡结合部、人口快速增长的街区、老旧小区等“硬骨头”,水务部门力推“补短板”与“促提升”齐头并进,一方面夯实基础用水保障,另一方面以水源置换等工作为契机,逐步推进供水管线监测更新,为管线“体检治病”。同时,搭乘老旧小区改造的“顺风车”,有计划推进住宅小区内部庭院管线改造,打通高品质供水“最后一公里”,全面提升供水水质。2021年至今,中心城区供水管网更新改造超过600公里。
从保障老百姓“有水可用”,到“用优质水、称心水”,市水务部门将继续以城乡供水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不断满足市民对高品质饮用水的需求,把供水工程打造成经得起检验的民心工程。
□本报记者 孙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