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之间的无穷变化可以反映出大千世界,也可以反映出画者真实的心绪。素描训练了我们的大脑和眼睛,使人重新认识了生活的价值,更加热爱生活。你可以将身边普普通通的物品,通过你的手,变成一幅与众不同的艺术作品。”王玉笑着说。王玉是房山区拱辰街道工会服务站的一名专职社工。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她把精力和热爱投入了素描之中,在她看来“简洁朴素、不加渲染”的画作才是最美的。
殊不知她现在的最爱——素描,竟是她小时候最讨厌的。因为每次画素描前的准备工作都让小时候的她特别闹心和纠结。削铅笔常常会削着手;粘画纸面也总会粘歪了,从而影响整个画面效果,挑选不同角度面临着新的突破等等,初中之后课业繁重,素描就被她“搁置”在从前的回忆里,这一“搁置”就是十多年,直到步入工作岗位。一次偶然的机缘,王玉下班后,带着削好的铅笔和专业的画纸走进了朋友的画室,沉浸式画上半天一天,慢慢地时间长了,她就越来越“上瘾”了。
王玉说,素描是一种很神奇的“兴趣爱好”,它以看不见的东西开始,而以看见的东西结束。每当在一个平面上留下一个笔迹或是画一条线段时,都会立即改变那个平面、改变整体效果,给中性的表面注入活力。“体会空间关系的变幻,了解形式美的规律,追求构图的美感,掌握科学的透视原理与精准的造型能力,以及运用明暗调子表达物体不同的质感、量感等等。学习素描,并不是为了画出多少幅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素描作品,相比之下,在学习素描的过程,获得的美学指导和艺术熏陶才是更重要的。”王玉跟记者分享她的感悟。
也许是情感依赖,也许是肌肉记忆,每到周五,王玉都会约上画友在素描世界里“放空自己”。她用铅笔表达自己眼中的黑白灰、明与暗,梳理自己近阶段对生活的感知,目标是否偏离等。“素描的真正意义远不仅在于描摹一个或几个物体,更重要的是在画面上处理物体与物体之间的色块构成关系,细节的演变等,还考验自己把握整体的能力。”
“素描的价值是多方面的,每个人在学习中,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有所侧重,比如,有的人可以通过对自然的仔细观察,描绘出‘第二个自然’;有的人会关注自身的体验,传达出自己的‘情感世界’。”
在完成作品之后,王玉会与画友们相互点评、学习,大家在交流中分享着彼此对艺术、对生活、对工作的看法和认知。在王玉眼里,做画的过程是兴奋和愉快的,素描的作品是优美的。她们在素描练习中忘掉了疲劳,忘掉了孤独,收获了友谊和快乐。
到目前为止,王玉已经画了上百幅素描作品。她最擅长静物素描。一幅简单的静物素描需要画3个小时,如果时间允许,她就画复杂一点的静物或石膏像素描,大概需要四五个小时。在几个小时的时间内,她耐心观察,找准比例,对黑白灰保持敏感,不厌其烦的比较与加深……
“在画素描的时候,我自己最大的感受是素描可以使我将生活、工作的琐碎抛于脑后,找回真正的自己,得到放松。现在,我自己的观察力、耐心与细心都有了很大提升,而且培养了自己做事精益求精,不断深入的劲头。”王玉表示,对于素描这样的一个爱好,未来她一定会坚持下去,还要让素描作为家庭的传承,让自己的孩子也跟自己一起进入素描的世界,感受素描的乐趣,为孩子打开一扇另眼看世界的窗户。
□本报记者 余翠平/文 陈艺/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