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特写
3上一版  下一版4
 
700年国子监街实现全线不停车
本市建成100家中医药文化体验馆
房山区农村供水设施水毁修复工程完工
打好助企纾困“组合拳”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23年12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读碑抚树传古韵 移车逊让敦睦邻
700年国子监街实现全线不停车

 

冬日清晨,站在国子监街东口西望,昔日乱停车和拥堵带来的嘈杂、躁动已经不见,取而代之的是通畅的街道、清朗的视野,市民可以到此绘景拍照、漫步骑行,领略这条700年老街静谧平和的气质。近日,东城区国子监街全线实现机动车不停车,成为东城区第45条不停车街巷。

老街沦为停车场

交通乱象存隐患

国子监街全长680米,东起雍和宫大街,西连安定门内大街,毗邻雍和宫、五道营胡同,是北京著名的文化旅游景区。自元代形成以来,已历经700多年,其间的孔庙、国子监均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街也是全市保留下来的唯一一条“牌楼街”,并获评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然而,对于生活在这条街的居民来说,这条街承担着周边箭厂胡同、公益巷等近10条支线胡同居民的日常通行以及停车需求,同时也是方家胡同小学、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等单位的通勤线路。交通联络、文化旅游、生活空间、居住停车四重功能需求,不断叠加在长680米、平均宽12米的道路上,让老街愈发不堪重负。“天天堵,树中间有空地的地方都停满了车。”家住国子监街49号的王女士说。

2012年起,东城区逐步开展对国子监街的停车治理,先后采取了“准物业”管理、实行机动车单停单行、引入智能化停车管理等措施,但随着周边停车需求不断涌入,在一场场整治的“拉锯战”中,“停车难”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治。

多方合力助减负

居民停车搬“新家”

为优化区域交通秩序,提升国子监历史文化名街的环境品质,2023年,东城区将国子监街交通整治提上日程,切实减轻700年老街的空间负担,打造更加清朗、整洁、有序的胡同环境。

东城区城管委、东城交通支队和安定门街道对沿街停放的机动车开展全面调查。“我们和街道调查发现,这条街上本地社区居民登记过的只有95辆车,但是夜间全街停放最多可达180余辆车,拥挤的路段停了里外三层。大量社会车辆乱停放,是停车乱难以根治的原因。”东城区城管委停车管理科相关负责人说。

安定门街道充分发挥“四长联动”工作机制作用,即包片处长、胡同巷长、社区片长和楼门院长共同发力,带动广大居民群众参与,让开车的、不开车的居民开展交流。同时多次组织现场调度、实地踏勘,逐户开展文明宣讲。安定门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说:“经过多次沟通、动员、宣传,我们成功动员车主挪走了自家机动车。”

与此同时,东城区城管委积极挖掘、协调附近停车资源,为符合条件的沿街居民提供优惠停车服务,最终选定“新家”地坛南门停车场。据了解,地坛南门停车场主要为社会临时停放车辆以及周边上班人群提供月租车位,根据以往日常车辆轮转情况,该停车场目前为国子监街居民安排了64辆认证车辆停放。“认证车辆可享受500元/月的停车价格,相当于社会车辆的四折左右。目前车主停车包年的签约缴费工作已经过半。”地坛南门停车场管理人员说。

持续巩固促长效

精细治理有温度

随着沿街停放的机动车逐渐驶离,东城区还组织街道、交管、城管、公安、消防对沿街停放的占位非机动车、僵尸车等展开多次集中清理行动,经多方努力,最终实现了国子监街全线680米不停车,成为东城区第45条不停车胡同。

“国子监街面显得宽敞多了,交通也不再堵塞,从东口能一眼望到西口,走起来痛快,心里更痛快。” 家住国子监街49号的王女士说。

同样为不停车点赞的还有咖啡店经营者,“我们在这里经营快20年了,从来没有今天这么豁亮。如今街巷恢复了原本的宽敞,游客光顾也多了。”

□本报记者 边磊/文 于佳/摄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