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视窗
3上一版
 
轨道“B超医生”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23年10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轨道“B超医生”

使用探头的角度决定着探伤的结果,也体现着选手们水平的高低
盛放母材探测耦合剂的容器重达80斤,选手们需要推着它在轨道上完成探测
选手在检查数据记录准备交卷
选手们测量、记录一气呵成
▲选手推着探伤仪行进在轨道上
 

绵延的轨道是火车行驶的重要载体。周而复始、长期使用的轨道如果出现伤损,伤损在哪?它们有多大、多长?这些问题的答案都需要无损检测员来完成。

所谓无损检测,就是在不破坏、不损伤零部件的情况下,检测出零部件表面及内部存在的缺陷。铁路顺畅出行的背后,离不开无损检测员的默默付出。

轨头、轨腰、轨底、轨底脚……手握焊缝探伤仪的刘正阳,仔细探测着轨道的每个部位。“不放过轨道的任何位置”是他10年来时刻谨记的工作准则。近日,在京津冀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无损检测员的实操赛场上,这位来自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高铁工务段的无损检测员,有序地操作着轨道焊缝检测流程。

无损检测员实操比赛设置两个项目——母材探测和焊缝探测。“母材探测主要探测轨头和轨腰,焊缝探测则是探测两根钢轨焊缝处左右200毫米范围内的轨头、轨腰、轨底、轨底脚多个部位。”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工务部工程师李立波介绍,“检测项目不同,选手们使用的探测仪也会变换。母材探测时使用的是钢轨探伤仪,需要放在轨道上推着检测。焊缝探测用的则是焊缝探伤仪,手持操作完成。”

与人体B超检查时需要在皮肤涂上凝胶似的耦合剂一样,为轨道探伤时,涂抹耦合剂也是不可或缺的步骤。母材探测耦合剂盛放的容器重达80斤,无损检测员需要推着它在轨道上行进。作为场上唯一的女选手,身材娇小的李盼操作起这个“大家伙”,熟练程度丝毫不逊色于男同行。

赛场上,每名选手都全神贯注地展示着精湛的操作能力。探、测、写……看似简单的过程,其实难度不小。使用探头的角度决定着探伤的结果,也体现着检测员水平的高低。10号位置的刘正阳逐一检测着钢轨,很快,他根据探测仪的波幅提示发现了第一个损伤点。确定位置后,他拿起尺子进行测量、记录,一连串操作一气呵成。

比赛中,来自京津冀三地的无损检测员展现着高超的技能。通过比拼,他们也畅谈了各自的收获,大家纷纷表示,通过与高水平同行的竞技,自己的技艺得到了提升。“通过比赛,我也见到了轨道很多类型损伤,虽然工作中还没遇到,但也是个经验积累的过程,对我的技术水平和对各种伤损的认知有很大的提升。”刘正阳说。

□本报记者 盛丽/文 彭程/摄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