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助推体系、搭建竞赛平台、组织开展技能培训、拓宽职工学历提升途径……2023年,顺义区总工会全力推进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提升取得显著成效。其中,通过技能竞赛选树26名“顺义工匠”,组织家政服务员、智能楼宇管理员等7个工种的专业技能培训,并为200名职工打通学历提升通道……据了解,为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打造高素质产业工人大军,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发广大职工崇尚技能、学习技能的热情,顺义区总工会主动作为,积极行动,努力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为实现顺义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完善助推体系 精准施策促进劳动者提素质
为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打造高素质产业工人大军,顺义区总工会结合工作实际,强化顶层设计,不断完善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提升助推体系,研究制定了《顺义区总工会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提升行动三年助推计划实施方案(2023年-2025年)》。方案于今年4月正式下发区域内各级工会。
“这是一个全面的‘助推计划’,内容涉及职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单位承办技能竞赛,职工参加区级及以上级别技能竞赛、参加技能培训、参加学历提升以及职工创新工作共计6个板块的内容。”工作人员介绍,方案坚持以职工为主体,以实现职工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以技能人才培养为手段,以形成一套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助推体系为重点,通过对技能竞赛、技能培训、学历提升、职工创新等各项工作进行助推,充分发挥了工会组织“大学校”作用。同时,顺义区总工会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作制度,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
据介绍,方案细化了助推条件和标准:参加由顺义区总工会组织开展的技能培训,培训合格并取得相应证书的职工,可享受全额助推;报名参加由顺义区总工会组织开展的学历提升项目,并通过报名审核的职工,可享受3000元/人学费助推;在顺义区工作的北京市及国家部委级以上劳动奖章获得者、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北京大工匠”“顺义大工匠”“顺义工匠”以及纳入《顺义区工会系统技能人才库》的职工参与学历提升,可享受全额学费助推。
“我们鼓励职工通过学习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助推金额从400元到2000元不等;鼓励职工参与区级及以上级别技能竞赛,获奖选手可获得助推金500元到3000元不等。”工作人员介绍,此外,在鼓励职工创新工作方面,顺义区总工会将助推每个区级职工创新工作室15000元;根据区级职工自主创新成果评选结果,对创新成果一、二、三等奖分别助推3000元、2000元、1000元;对于北京市总工会开展的创新项目、一线职工职务发明专利等评选活动,顺义区总工会还根据相关要求按比例共同承担相关助推经费。
“推进顺义区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提升,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任重道远。顺义区各级工会组织将积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落实责任分工,切实抓好政策宣传工作,扩大方案的影响力,将各项助推政策宣传到每个单位、每名职工。同时,做好各项助推项目的推荐申报、资格审核等工作。”工作人员表示,顺义区总工会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助推计划,在加大扶持力度的同时,广泛扩大社会宣传。同时还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新媒体等媒介,对各级工会组织推动产业工人队伍素质提升的好经验、好做法以及成绩突出的先进人物进行广泛宣传,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努力汇聚起全区广大职工群众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
搭建竞赛平台
以赛促训助力劳动者强技能
9月23日,由顺义区总工会、顺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主办,北京顺义宾馆有限责任公司协办的2023年顺义区“工匠杯”烹调师、面点师技能竞赛决赛在顺义区人民政府招待所举行,此次竞赛为今年“工匠杯”系列技能竞赛的最后一场。
赛场上,来自顺义区73名一线职工选手比刀工、拼技能,随着比赛进程,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端上桌来。“烹调师考核项目要求每位参赛职工在60分钟内完成两款菜肴制作,一款是指定菜品五彩鱼丝,另外一款自主发挥。面点师考核项目则要求每位参赛职工在90分钟内完成两款面点制作,一款是指定面点麻酱烧饼,另外一款自主发挥。”裁判长苏春告诉记者,“指定菜品看似简单,但烹饪方式都很考究,能够综合考量厨师的手艺。”现场除了根据菜品色、香、味进行评价,选手加工过程、操作安全卫生等内容,也均在考核范围之内。根据最终成绩,各工种竞赛评选出的一等奖被授予“顺义工匠”称号。
据悉,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提升行动2023年顺义区“工匠杯”职业技能竞赛自7月中旬举办,涵盖烹调师、面点师、家庭照护员、养老护理员、防水工、涂装工等18个工种,涉及家庭服务业、快递行业、建筑行业、餐饮行业等多种行业。
在顺义区“工匠杯”叉车技能竞赛决赛现场,来自全区5家企业的37名叉车工现场展示各自的高超技能。“考核项目为绕杆运货加塑拍码放,主要考核参赛职工操作时的安全性、熟练性、稳定性等。”工作人员介绍,“这项操作看着简单,实际对选手精确操作、细心计算,以及调整物品角度和驾驶技巧、平衡能力的要求都很高。”比赛中,选手们沉着冷静、全神贯注,操作稳准、动作敏捷,按照规定路线谨慎驾驶,展现了娴熟高超的技能水平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023年顺义区“工匠杯”家庭服务业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中,来自全区13家企业的150名一线职工进行了育婴员、家庭照护员、养老护理员3个工种的角逐。工作人员表示,大赛以“技能提升服务品质”为宗旨,旨在普及科学育儿理念,提升家政行业、养老护理服务质量,激励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同时,大赛还为育婴、家政、养老护理行业输送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才,实现“以竞赛优服务、以服务促就业”的目标。
据了解,共有来自顺义区的984名一线职工参与了2023年顺义区“工匠杯”职业技能竞赛,其中,242名职工获奖。“感谢工会提供一个一边竞赛一边学习的机会。”参赛选手刘丽在进行完实操比赛后告诉记者,随着客户们对家庭服务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从业者的专业背景优势越发凸显,刘丽希望通过比赛,一方面展示自己的优势,另一方面也能在竞赛学习中弥补自己的不足。“能有机会通过比赛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厨艺,我感觉非常荣幸。”参赛选手李善朝告诉记者,此次参赛他带来了自己创意菜品——“清汤中国结”,他希望通过比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厨艺,做出更多好看又好吃的美味佳肴。
顺义区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姚竞宏出席了每场比赛的现场,她表示,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是提高职工专业素质、服务职工的重要载体,也是为各行各业职工搭建的开阔视野、展示才能、切磋技艺、促进交流的平台。今年,顺义区总工会通过竞赛选树26名“顺义工匠”。同时,在竞赛过程中,涌现出的一批技艺精湛、技能高超、本领过硬的专业人才,将进一步助推顺义区相关领域职工队伍建设迈向新台阶。
据了解,下一步,顺义区总工会将继续发挥组织职能,弘扬工匠精神,全力推动顺义区高素质职工队伍建设,团结带领广大职工立足岗位,为顺义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开展技能培训与学历提升
强化技能人才培养促发展
“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对于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技能人才队伍只有源源不断地充实壮大,才能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顺义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进一步加强全区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积极践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要求,更好地推动全区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今年5月,北京城市学院、北京开放大学、顺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高级技工学校、顺义兴一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东方雨虹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等5家培训机构,面向全区职工开展普惠制服务项目——2023年职工技能培训工作。
培训前夕,顺义区总工会多次开展走访座谈活动,就培训机构资质以及职工考核合格后能否取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网可查询证书等内容进行了重点沟通。“最终,确定了包括保育师、家政服务员、智能楼宇管理员、防水工、电子商务师、插花花艺师、电工在内的7个培训工种,共有171名职工参与培训。各工种培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培训合格并取得相应工种等级证书后,顺义区总工会对培训费用予以全额助推。”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优化“慧企学堂”平台,深入开展职工学历提升工作。今年,顺义区总工会联合北京开放大学顺义分校开展了2023年“慧企学堂”春、秋两季学历提升班招生工作。
“今年学历提升工作在专业设置上,打破了以往限定专业招生的模式,根据报考职工的多样化需求,放宽了助推专业限制;同时,在学校选择上,增设至两个学校(国家开放大学、北京开放大学),为职工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提升了职工选择专业的自主权。”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广泛动员,今年共招收200名职工报名学历提升,涉及专升本10个专业、高起专9个专业。
10月21日上午,顺义区总工会举办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提升行动2023年“慧企学堂”秋季班开学典礼。“感谢顺义区总工会提供这么好的学历提升机会,感谢北京开放大学提供这么好的学习平台,感谢顺义分校提供这么好的学习服务。”2023年“慧企学堂”秋季班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的新生代表屈佳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将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并以优秀的同学为榜样,持之以恒,勤学苦练。老学员胡碧野则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感想,展示了学习成果,并表示,“新学期,我将持续端正学习态度,找准位置,确定学习目标。同时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处理好工作和学习的关系,通过学习让视野更开阔,让思路更敏捷,让心灵更充实。”
据悉,“慧企学堂”项目是由顺义区总工会与顺义区社区教育中心、北京开放大学顺义分校于2021年联合打造的学历提升品牌,旨在为广大产业工人提供一个学习平台,切实满足广大职工的学历提升需求,努力提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技能人才等重点人群的学历层次和综合素养。
下一步,顺义区总工会将继续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以职工需求和产业发展为出发点,整合多方资源,创新服务途径,全力推动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提升,并团结引领全区产业工人为区域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本报记者 王路曼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