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山西省文水县的则天圣母庙,是国内现存最为古老、也是唯一供奉武则天的早期遗存寺院。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也是历来史家褒贬不一的人物。为其建庙,将是怎样的一座建筑?于是借从平遥古城返京之时,绕道慕名前往……
驾车从平遥古城出发,一个小时之后便来到地处山西文水县城北部南徐村的则天圣母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山门前的一副醒目对联:“女皇故里无双地,文水南徐第一村”。门头上悬有“则天故里园林”的牌匾。
拾阶而上,进入山门。导游介绍到:武则天庙始建于唐代,清朝初年改名为“水母庙”,宣统元年恢复“则天圣母庙”之称。整体布局坐北向南,中轴线上从北到南有正殿、戏楼、雕像、山门;两翼建筑有偏殿、配殿、碑廊、回音亭等30多间殿宇,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由此前行,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尊高大的武则天汉白玉雕像。她不穿龙袍,不戴冕冠,面貌端庄,目光柔和,有着母仪天下的威严,展现出一位女政治家的风采。导游说这座雕像高8.5米,台基宽9.9米,取义为最大的人物用最大的数字。雕塑台基正面刻有前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的题字:“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名正言顺的唯一一位女皇帝。本名武瞾,寓意“日月凌空 遍照四方”。她本是唐太宗后宫中的才人,后成为唐高宗皇后,最后自立为武周皇帝,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我问导游:“武则天到底是不是山西人?”导游说,关于武则天的籍贯有三地之说,即山西文水、陕西长安(今陕西西安)、四川广元。但史学界比较公认的是山西文水。《中国历代皇帝传略》有“武则天祖籍并州文水县,生于长安”的记载。而在典籍记载中,武则天生前多自称“并州文水人”,这指的就是现在的山西。她称帝后派大臣崔玄义去做并州都督,并对他说:“并州,朕之枌榆。”“枌榆”即是故乡。在附近存有一处唐代墓葬遗址,名为“攀龙台”,是武则天13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她随灵车返回故乡,安葬父亲的墓地,有出土的碑文为证。而唐天宝七年(747年),玄宗下令在全国各地的历代帝王肇迹之处(故乡)准予建庙供奉,文水由此兴建则天庙。
绕过武则天汉白玉雕像,便来到则天圣母庙前。门柱上有一副对联:“百步难量短长,一洞自成方圆”,细细品味,颇有寓意。
穿过门洞,便进入圣母庙庭院。正北面是则天庙正殿,即圣母殿,其左右两边是偏殿,庭院左右两侧分别是配殿和碑廊,正南面戏台及钟鼓二楼。仔细环顾,其整体建筑的布局极为严谨而和谐。
导游介绍说,正殿是则天庙内建筑的中心,始建于唐代,现存结构是金皇统五年(1145年)重建的,面阔三间,进深六椽,殿内采用减柱造、移柱造等手法,斗拱为单抄单昂五铺作,素枋隐刻拱,是一座非常经典的宋金时期建筑。
正殿大门上也嵌有一副耐人寻味对联:“六宫粉黛无颜色,万国衣冠拜冕旒”。上联出自白居易的《长恨歌》,借赞美杨贵妃的诗句,来形容武则天的相貌之美;下联出自王维的《和贾至舍人早期大明宫》,写大唐的国威之壮。值得一提的是,白居易与王维的祖籍都是山西,用他们的经典名句来评价女皇武则天,足见则天故里对这位文水杰出政治家的推崇。
进入殿内,只见中央置有一座神龛,内供武则天塑像。她头戴凤冠,身穿霞帔,面目慈祥。导游介绍说这座神龛属宋金时期构件,前部斗拱制作华美,颇为壮观。值得一提的是在神龛上方有一条悬塑行龙,为唐代造型,它头小颈细,举步前行,回头顾后,造型生动优美,这正是武则天以女人身份登基称帝的典型形象。因为在八卦中,“乾”为天,“坤”为地,推于家庭中,父为“乾”(天),母为“坤”(地),武则天虽称帝,身穿龙袍,做真龙天子,但她又是一位母亲,为占坤地,所以是此龙只能是一条行走在地上的真龙。
在正殿左右及神龛后面的三面墙体上有栩栩如生的反映武则天宫廷生活的彩色壁画。正厅两边各有一个侧厅,专门为武则天的两位最杰出的首相而设。西部是狄仁杰,为武则天最值得信赖的山西籍名相;东部是娄师德,他曾两度拜相,生性宽厚,以“涵养”闻名。
正殿前东、西两侧设有配殿,原系明清建筑。可惜毁于20世纪50年代,80年代修葺。如今西配殿内陈列着武则天家族的起源与兴衰史料,东配殿内陈列着关于武则天生平的蜡像。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即便是在如今也是备受争议的。但她在唐代有着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之功,史称“贞观遗风”。
寻游于此,使人产生许多联想,一代女皇,其千秋功过,任后人评说,但其故里的这座庙,亦足以让人对历史经验产生无限感慨。
□户力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