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职工大讲堂
3上一版  下一版4
 
京城老字号的那些善行厚德的故事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23年10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京城老字号的那些善行厚德的故事

 

北京老字号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历史传承,既是一种商贸文化历史景观,也是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符号标志。北京老字号每块牌匾的背后,几乎都有着非常动人的文化佳话。而最令人称道的是,许多老字号背后,还有着一系列善行善举或者孝德故事——

“鹤年堂”施送“避瘟金汤”500年

“鹤年堂”老药铺开业于明永乐三年(1405年),最初在南城菜市口大街铁门胡同迤西路北,创办者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医学养生大家丁鹤年。他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店铺字号,既含有《淮南子·说林》“鹤寿百岁,以极其游”之意,又取“松鹤延年”之吉语。

永乐初期,连年战乱,多地瘟疫频发。特别是永乐六年(1408年),南方暴发大瘟疫,并向北方各省蔓延。丁鹤年结合祖传验方和当时疫情,研制出“避瘟金汤”(后定名“鹤年甘露饮”),无偿赠送灾民。

“鹤年堂”所处菜市口,明代称菜市大街,为京南要衢,是外省人进京必经之地,也成为集聚与住宿首选之所,交通发达,人员密集。此时丁鹤年已73岁高龄,遂将药铺交由儿子丁文勇打理,并特别叮嘱:“医者应为胸怀仁心、医心之人,万不可唯利是图!”

丁文勇铭记父亲之嘱托,秉承其乐善好施之仁德。当时南方瘟疫已近京城,为防止瘟疫蔓延,给过往路人提供预防瘟疫之药饮,特在药铺门口放置一口大缸,每天清早装上满满一大缸“避瘟金汤”,免费供过往的人们饮用。路人闻之,无不争先恐后。这一送,就是大半年。当时的医药名家张景岳形容“鹤年堂”赠药的盛况“世人趋鹜鹤年堂”。

疫情之后,“鹤年堂”药铺门前所置一大药缸并未撤去。丁文勇依据“四时”防病之理,以不同节气,配制不同的汤饮:春时“避瘟汤”,具有清热解毒,避秽除烦之功;夏时“解暑汤”,具有清心涤热,解暑除烦之效;长夏“化湿汤”,具有健脾化湿,消食开胃之功效;秋时“润燥汤”,具有滋阴润燥,生津止渴之效;冬时“散寒汤”,温经散寒之功。久而久之,人们将这“五汤”统称为“甘露饮”。无论是行人、小商贩、人力车夫还是官宦、权贵,只要经过“鹤年堂”门前,“任客饮用,不收分文”。丁文勇见饮者不绝,自感欣慰,言道:“药行之本就是济世行善,喝的是鹤年堂之字号,扬的是鹤年堂之名声!”

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京城名医王圣一接手“鹤年堂”药铺,仍延续“鹤年堂”送药汤于“军民贫病者”之传统。时年宛平、大兴二县出现疫情,王圣一便联络京城多家药铺掌门人对源于唐朝宫廷的食疗方“秋梨膏”进行了兼收并蓄的调整,以北方润性最佳、药用价值极高的赵县雪花梨取代原方中的秋梨,由此更具生津止渴、润燥清肺、降温治疫的作用,并将其置于药铺门前大药缸旁,与“避瘟金汤”一起,供路人随意取用,持续达数月。

“鹤年堂”送药汤于“军民贫病者”之善举,历经明、清、民国,一直传承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达540多年之久,此善举一直为京城百姓所称道,人们将这口施药之器物俗称为“避瘟大缸”。

翰林学士为见义勇为的“大顺斋”题写牌匾

北京老话说:“京东通州有三宝:烧鲇鱼、酱豆腐、糖火烧。”这其中的糖火烧是京城老字号“大顺斋”的特色美食。

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来自金陵(今南京)的回民刘大顺,在京东通州镇外租了间平房,烙制糖火烧,每天一大早儿就挑着担子沿街叫卖。刘大顺烙出的火烧吃在嘴里酥绵松软,又甜又香,颇受人们的青睐。几年后他便有了不少的积蓄,于是租下几间门面房,前店后厂,开了一家烧饼铺,取名“大顺斋”。一是表示自己的大号叫大顺,二是希望买卖做的顺利,发大财。

刘大顺待人和气,买卖公道,特别是他烙的糖火烧,别有风味,短短几年就在通州城里有了名气。清乾隆初年(1736年),“大顺斋”在通州回民胡同西头开设了两间门市,砖券木门,上嵌有砖匾“大顺斋”,门两侧为砖刻对联,古朴典雅。

百余年后,“大顺斋”砖券木门上的匾额因风吹雨淋多有风化,变得模糊不清,掌柜子便想请人重新题写。可找了京城的几位书法家,均因开价太高,未能题成。最后是翰林院学士、书法名家吴春鸿无偿题写的。这堂堂的翰林大人何以为一家烧饼铺题写匾额呢?说起来这里还有个厚德故事。

吴春鸿乃河北武清县(今天津武清区)人,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从四品,即为朝廷文史修撰之职,并以书法知名。尤擅赵体(赵孟頫),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但他的作品留世稀少,因为他极少给别人题字。

吴春鸿虽为翰林,官至四品,但为人处世低调,从不张扬。有一年清明节,他独自回武清老家为先祖扫墓。临近傍晚,才乘马车从武清返往京城。当走到通州城外一块空旷之地时,忽然遇到持刀打劫的,欲将他洗劫一空。正在此时,一挂马车奔到他眼前,从车上跳下三个人,将那贼人按倒在地,由此使他安然无恙。他对三位临危相助的路人万分感激。原来这三位是通州“大顺斋”的伙计,从天津进货途经此地,见有贼人打劫便挺身相助。

此时天色已晚,吴春鸿便与他们回到了“大顺斋”,掌柜好生招待。第二天早上,吴春鸿告辞回京时,看见砖券木门上“大顺斋”三个字已模糊不清,便让掌柜取来文房四宝,随即题写了“大顺斋南果铺”和“大顺斋”两块匾额。掌柜子一见落款为“吴春鸿”三个字,又惊又喜,原来这位是京城书法名家、翰林学士吴春鸿大人,便连忙拜谢。吴春鸿言道:“这‘大顺斋’与我有救命之恩,草写几个字,何须拜谢?”从此他与“大顺斋”的掌柜子成了莫逆之交。时至今日,吴春鸿题写的匾额仍悬挂于“大顺斋”店铺之中。

孝子为敬老破例题写“步瀛斋”

“步瀛斋”鞋店是一家具有15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早年间与“内联升”“天成斋”和“同陞和”并称为京城“鞋业四杰”。

清咸丰八年(1858年),“步瀛斋”在前门外大栅栏开业,创办人李姓,通州人(另说为李姓官员),人称李掌柜。据传开业之初,店铺门楣上悬挂的牌匾为李掌柜本人所书,但他对自己的字不大满意,所以想请一位书法名家题写匾额,以为店铺增光添彩。想来想去,想到了道光年进士、左都御史毛昶熙。

毛昶熙不但是朝廷高官,而且是著名书法家,其字丰神俊逸、神韵十足。但请他题字可谓一字难求。因为毛昶熙行事极为低调,从不轻易留墨题字。他曾给自己规定了“三不留原则”:一不留墨迹,二不留文稿,三不留钱财。只允许“铺墙壁上留两个时辰”“书不过两时,文不过一季,皆焚之于炉”。

怎样才能得到这位书法名家的墨宝呢?李掌柜琢磨了许久。后来得知,毛昶熙是个大孝子,对母亲姜氏百依百顺,唯命是从。而这姜氏是“麻脸大脚”,穿的鞋子特别大,一般鞋店里没有卖的,所以毛昶熙为母亲穿鞋之事颇费心思。由此,李掌柜心生一计,他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姜氏所穿鞋子的尺码,然后让店里的伙计精心制作。从此,时不长地就让店里的伙计往毛府上送一双新鞋。立春时节送缎子面的绣花布鞋,立冬之前送“棉花篓”(也称大云棉鞋),快过年了送上两双崭新的“千层底”。每双鞋都用料考究,做工精细,外观漂亮,老太太一穿,不但合脚,还特别舒适,所以深得她的欢心。

转眼一年过去,步瀛斋的伙计往毛府上送了十几双新鞋,且分文不取,甚至连店铺的字号也不说。老太太实在过意不去,便说道:“我是无功受禄,不能再穿你们的鞋了。”这时伙计才说出是前门外大栅栏“步瀛斋”鞋店掌柜送的,不为别的,只求毛昶熙大人为小店题写一块牌匾。老太太一听,随声言道:“三日之后来取即可!”

第二天,老太太便叫儿子毛昶熙为步瀛斋题写牌匾,虽然毛昶熙有“三不留原则”,但他恪守“百善孝为先,孝以顺为重”之古训,对母亲的吩咐历来唯命是从,遂将一张牌匾大的宣纸铺于桌案之上,题写了“步瀛斋”三个大字。然后又取出些银两给母亲,以付步瀛斋的鞋钱。

不久,毛昶熙题写的牌匾便悬挂于“步瀛斋”鞋店门楣之上。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步瀛斋被改为“工农兵鞋店”,后又称“东升鞋店”,直到1983年才复名。此时毛昶熙所题匾额已不复存在,现在牌匾为“雪斋”所题。

主讲人介绍:

户力平,北京史地民俗学会会员。多年业余从事北京文史研究,特别是北京地名、风物、民俗及古村落研究,并在《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劳动午报》等报刊发稿千余篇。已出版《光阴里的老北京》《北京地铁站名掌故》《京西海淀说故》《香山传说》等。

□主讲人:户力平 文/图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