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特写
3上一版  下一版4
 
科技创新助力京郊农民大丰收
牛街“红石榴”金融安全公开课开讲
永引渠八一湖慢行系统开放
昌平区擦亮社会化拥军“金名片”
巨幅稻田画绘就乡村“丰”景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23年9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农学院师生打造服务乡村振兴“北农模式”
科技创新助力京郊农民大丰收

 

助力平谷果农增收致富、帮助“京东第一葱”提质增效、引入新技术提高软枣猕猴桃的产量和品质……记者近日从北京农学院获悉,作为一所市属农业高等院校,该校一直以来组织引导广大师生“把论文写在京郊大地上,把成果凝结在农民的收获里”,用智慧和技术助力京郊农民绘就“丰”景美图,打造了服务乡村振兴的“北农模式”。

大桃免套袋技术助力平谷果农增收致富

9月中旬,在平谷区挂甲峪科技小院和“博士农场”试验示范大桃免套袋省力化生产关键技术示范基地,试验桃迎来丰收季,色泽红艳、圆润饱满的大桃挂满枝头,惹人喜爱。

自2022年以来,针对平谷大桃生产过程中的套袋摘袋环节费时费工和费力,以及果农老龄化和当地用工荒问题,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曹庆芹教授和张卿副教授依托挂甲峪科技小院和“博士农场”项目,研发并示范推广大桃免套袋省力化栽培管理技术体系。

团队通过筛选并喷施适合平谷大桃生产的生物膜产品,在不影响大桃正常生长发育的前提下,实现平谷大桃在不套袋措施的情况下提质增效。运用该项技术生产的大桃药剂残留量均远低于国家标准,果品安全可靠,而且免套袋大桃着色均匀、果面光滑无明显果锈,果实鲜嫩多汁,成本也比传统套袋桃每亩降低3000元左右。

“很高兴我们研发的大桃免套袋技术能助力果农增收致富。我们将继续优化技术体系,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节省用工成本,推动大桃产业健康发展。”团队负责教师对技术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帮助“京东第一葱”提质增效

平谷区东高村镇第三届赵家务大葱尝鲜季于9月中旬拉开帷幕,300余亩大葱成熟上市,为金秋时节的市民餐桌增加了一道独特风味,赵家务大葱丰收的背后,凝聚着北农师生团队的智慧与力量。

赵家务大葱具有甜而不辣的独特口感,被誉为“京东第一葱”,上世纪70年代已开始规模性生产,是平谷区的著名土特产。从2012年起,赵家务村成立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赵家务大葱进入专业化种植阶段。但合作社存在大葱有机生产技术不完善、绿色防控技术、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缺乏,功能性葱产品有待开发等问题。

基于以上情况,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孙路路副教授带领团队在赵家务村成立科技小院和博士农场,助力平谷大葱提质增效。团队重新梳理制定了大葱有机栽培技术规程,从育苗、定植、培土、浇水、病虫害防控、采收包装等各个环节进行示范指导,并建立赵家务大葱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与措施,助力赵家务大葱种植技术成功入选平谷区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实践反哺教学,依托科技小院,团队培养了园艺、风景园林、农村发展专业研究生8人,园艺、会展专业本科生7人。

浆果科技小院指导种植园平均增产50%以上

今年秋天,在北京农学院延庆镇唐家堡浆果科技小院,软枣猕猴桃获得丰收。软枣猕猴桃又名奇异莓,口感独特,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作为近年人工驯化栽培最成功的野生果树,其树势强健,成枝力强,丰产稳产性强,且果实不易脱落,保鲜期长,养护简单,具有广阔的市场推广前景。”科技小院负责人杨明锋副教授介绍。

为引种和选育优质野生软枣猕猴桃资源,团队成员深入怀柔、延庆、昌平、平谷、门头沟等地山区,开展资源调查和繁育推广。新技术的掌握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团队教师带领学生经常驻扎在科技小院,走到农户中间,对软枣种植园的基础设施、生长环境、果树生长状态、病虫害状况等进行检测分析,帮助果农采取一系列的增产改进措施。

今年团队对延庆和怀柔两地的种植园指导藤架改造和果树管理,提高了软枣猕猴桃的产量和品质,种植园平均增产50%以上,山地种植园的亩产收入翻倍,从原来的每亩收入不足5千元增长到万元以上。

北京农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发挥专业特色和优势,依托科技小院、博士农场、教授工作站等各类平台,深入“三农”一线、田间地头,用农业科技助力农民谱写新的丰收故事。

□本报记者 任洁 通讯员 张丽萍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