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健康
3上一版  下一版4
 
成长路上习惯了有人陪伴 现在的我该如何学会独处?
国庆长假出游,请收下这本健康处方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3年9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成长路上习惯了有人陪伴 现在的我该如何学会独处?

邰怡明 绘图
工会提供心服务 职工享受心呵护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
“首都职工心理发展”微信公众号
北京市职工心理体验服务系统
https://www.bjzgxl.org.cn
7×24小时免费职工心理咨询热线
4000151123/4000251123
北京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与本报合办
 

我是一个非常不习惯独处的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有人陪伴。在念书期间,我不论是吃饭、上课,还是在图书馆学习,都会尽量和朋友结伴,不然就索性不去。毕业工作后,也是和朋友合租公寓。最近因为种种原因,我只能开始一个人独自生活,真的好不适应,原来合租时我和朋友经常一起有说有笑下馆子,而现在我独自一人只能天天点外卖。走在街上时,我也会很在意陌生人的眼光,怕被当成是一个孤僻的人。我真的好苦恼,为什么自己就不能享受独处的时光呢?

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师解答: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似乎习惯了陪伴。小时候,父母仿佛是无处不在有求必应的“超人”,时刻给予着我们爱与关怀;上学后,在学校里我们结识了自己的好朋友,大家一起背着书包上下学,有说有笑。然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慢慢踏上那条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需要独处的时候越来越多。

的确,人是社会性的,生来就需要从交流、交往中获取情感支持,而我们也非常看重这份与他人交往产生连结的能力。然而,人也拥有自我性,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思想和价值观。这时,与自己的“独处”就成了一门学问。英国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将“独处”这项能力总结为:一个人与自己的内心和谐相处,自得其乐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非常重要,还能给我们带来许多的益处。

首先,独处时我们的效率更高,因为这时我们既无需等待他人,又不必花费时间接洽沟通,所以能在相同的一段时间内做更多的事情。其次,独处时我们会更自由随性,只需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节奏来掌控事情的进程。此外,独处还会锻炼我们的各项综合能力,让我们不管是在生活上还是精神上都变得更独立,达到“自给自足”。最后,独处也是让我们对自己加深了解的好机会,我们会愈加深刻地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相信在了解这些独处的好处后,你就会不那么抵触它。

专家建议:

试着这样思考和练习,你会发现独处没有那么难:

了解独处和孤独的区别。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害怕独处,是因为在独处和孤独这两个概念上产生了混淆。孤独是一种心理上的感受,即使我们身处繁华热闹的聚会,也可能觉得形单影只。而独处则是一种客观的状态,并不意味着孤独,我们可以在一个人的时候也悠然自得、快乐充实。

独处并不“醒目”。当我们自己一个人时,有时会更加关注和在意外界的眼光。其实独来独往的人有很多,我们并没有自己想的那样“惹眼”。我们可以想想看,自己平时走在路上会对每个路人都仔细观察、再三留意吗?我们会发现,大多时候我们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根本不会去在意人们是独身还是结伴。

回想过去的独处经历。如果我们回顾过去的独处经历,就会发现,这些经历并没有给我们的实际生活造成什么影响,更别说什么实质性的伤害了。比如我们一个人在外面吃饭的时候,我们既吃到了自己想吃的东西,也摄取了足够的营养。并且,有些事情正是因为我们独立完成,事后回想起来才更有成就感。

不断“练习”独处。要想获得独处这项能力,我们需要不断重复积极正向的独处经历。我们可以对自己过去的独处经历做个回顾,从中挑选出几项最为愉快的经历,然后不断重复。例如,如果我们发现,独自在公园里散步还挺愉悦自在的,那就多散散步。在刚开始练习时,我们可以将这些“练习”放在与朋友见面之前,例如比约定时间提前一小时到达地点,然后自己先独自在附近逛逛。如果我们从这些较为轻松的小事开始行动,就不会感到那么难。

让我们在与他人相聚时融洽尽兴,在一个人独处时亦怡然自得。

□本报记者 张晶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