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情怀
3上一版
 
“游牧”工匠
做他们那样的语文老师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3年9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游牧”工匠

 

近日,在中铁十二局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哈萨克斯坦KB公路改造项目施工现场,项目经理宝青云拨通了哈方现场负责人铁木尔的电话。连名字加起来一共只说了5个俄语单词,铁木尔就听懂了宝青云下达的工作指令。标尾段互通桥正在进行的沥青混凝土施工,因为运距远,配置的运输车辆少,需要增加三辆运输车提高运力。很快,铁木尔从拉运碎石的车辆中抽调三辆自卸车投入了沥青运输。一小时后,沥青施工现场要素不匹配的问题得到解决。

这是每天都会发生在宝青云身上的事,让我们来听一听这位具有语言天赋的“游牧”工匠的故事。

之所以叫“游牧”工匠,原因之一是宝青云出生在内蒙古通辽市,蒙古族,从小说的是蒙语,上学后学习汉语、英语,去阿尔及利亚后又用上了阿拉伯语和法语。2017年7月来到“一带一路”首倡之地哈萨克斯坦以后,又接触上了哈萨克语和俄语,前后多个语言环境和学习工作地点的转换,让宝青云先后接触了7种语言,都能说上几句,尤其后四种语言,虽然会的不多,但诸如施工现场常用的包括数字、自卸车、挖机、装载机、混凝土等在内的关键词、关键句,他却做到了熟练掌握运用。

宝青云语言能力的提升并非易事,这源自于他的勤学苦练和深入一线向属地职工学习积累。2019年5月,哈萨克斯坦中南走廊国家级公路卡拉干达-巴尔喀什项目开工。为了降低成本,就近施工,减少路途往返时间,身为项目总工程师的宝青云和一名技术干部带领哈籍机械操作手和自卸车司机50余人住在了离营地十几公里外的4个集装箱房内,每日披星戴月、披荆斩棘,完成一段路基施工后,拉起集装箱再去攻克另一段路基。半年多的时间里,宝青云和属地职工吃住在一起,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处得就像兄弟一样,每天耳濡目染沉浸在哈萨克斯坦文化中,学到了很多哈萨克语、俄语以及工人之间的常用语。

宝青云一直在基层一线从事技术管理工作,时时刻刻需要沟通交流、处理具体事务,依靠翻译不现实,自我掌握语言才是正道。为此,他废寝忘食,抓住一切机会学习,语言能力得到较快提升,很快克服了沟通障碍,用词虽然简单,但因为彼此对工作的熟悉、认真以及对工作的热忱,让相互的交流超越了语言的阻碍。

宝青云这样多语种交替使用、轮换上阵的方法,常常让人忍俊不禁,以至于被哈萨克斯坦建筑与服务监理公司总工程师达米尔戏谑地说:“宝,你创造了一种语言,叫‘公路专用语’。”

良好的沟通是成功的一半,随着一个个问题的解决,现场施工进度突飞猛进,一路高歌。宝青云所带领班组完成工作量是其他班组的两倍还多,为项目年度任务的顺利完成立下汗马功劳。在宝青云的不懈努力下,项目在全线8个标段中施工质量最好,进度最快,成为了当仁不让的“领头雁”。

□赵桂军/文 王鹏/摄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