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女士 私企员工 儿子9岁
多等孩子几分钟 比马上催促更好
在我印象里,应该是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快快快”就成了我的口头禅:催起床、催吃饭、催睡觉,甚至上厕所也要催。一段时间下来,我感觉自己都要崩溃了,可孩子依旧慢吞吞。显然,这不是长久之计,我决定开始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我通过翻阅书籍学习相关知识,并向有经验的家长请教经验。今年,我家孩子上小学三年级了,每天放学后的时间自己都能安排得井井有条。
在这里,我把自己的一些实用经验和大家分享一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首先要准备一台功能齐备的小闹钟,最好有倒计时功能,当我们告诉孩子“来不及了”时他们是不会理解的,但是通过设定倒计时闹钟,把时间具体化后,孩子就能慢慢体会到,1分钟、10分钟到底是多久。
其次,可以让孩子体验一次迟到的滋味,我们可以选择一项不是很重要的活动,在这一天出门前,只提醒时间,但不做催促,当孩子真正迟到过一次后,他的心理会发生变化,对约定时间也会有更真切的认知。
最后是制作一个时间计划表,这项适合稍大一点的孩子,计划表可以搭配闹钟来使用,比如我家设定了17点、19点半和20点三个闹钟,分别对应写作业、洗漱和上床的时间,并搭配三个不同铃声,这样,闹钟一响,不用家长说,孩子自然就知道该做什么了。
在培养孩子时间管理能力的过程中,我也有自己的小“秘籍”,就是耐心。有时,闹钟响了孩子并没有响应,这时我们也不要催,其实孩子心里都有数,等待几分钟,让他把手头的事情做完。如果马上催促,比如说:“闹钟都响了你怎么还不动”之类的话,反而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越说他越不动。
其实,不管培养孩子哪方面的能力,我们都要付诸耐心,并加以信任,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长为更好的样子。
王女士 金融从业者 女儿7岁
用美好的事情引导孩子珍惜时间
缺乏时间观念、磨蹭拖延……催催催,以前这也是我的口头禅,自己感觉都要崩溃了,孩子爸却在一边说风凉话:“随她去吧,孩子总要长大。”听了我就更生气了。偶然的一次,我带孩子在外吃饭,店家为了不让顾客等太久,点餐之后每桌配上了沙漏,孩子第一次看见沙漏,很好奇。我一下意识到这个东西不错,能够让孩子“看”到时间。用餐过程也很愉快。我跟孩子约定一个沙漏的时间吃完一个包子,再一个沙漏的时间喝完一碗粥,孩子吃的很开心,一点不用催。后来我专门买了一个沙漏,让孩子认识时间,慢慢地孩子就有了时间概念。
让孩子不再磨蹭的另外一个“秘籍”就是用美好的事情吸引孩子。“宝贝,早点睡吧,明天我们要去游乐场哦。”“赶紧吃饭哦,我们要去放风筝。”……提前跟孩子商量一些她喜欢做的事情,实时提醒她一下就好,切忌一直催,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亲子关系就不和谐了。
日常家长们也要多多规划安排好家里的生活,有序的家庭环境,能让孩子真切感受到自律带来的好处,她也会慢慢学习起来。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秘书长洪明
三岁后,家长要引导孩子由别人管过渡到自我管理
很多孩子搞不清楚时间,对时间的流淌没有明确认知,实际上培养对时间的认识,是一个人一辈子非常重要的素养。家长要帮助孩子提高时间管理能力,无论平时上学还是放假在家,都能成为一名高效的学习者。
为什么孩子在家时会浪费时间?因为未成年人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差,不能达到成年人的水平。平时上课在老师眼皮底下学习,有课堂纪律,老师随时随刻监管,一个走神老师都能发现,可以用各种方法来暗示孩子,但是居家学习缺乏老师有效监管,学习节奏被打乱。而且在家学习缺乏同伴学习氛围,需要自我监督;家庭又缺乏适宜的学习环境,有的家里孩子只能在客厅学习,大人走来走去,还有人看电视,孩子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问题。此外,对电子产品的依赖,也会导致孩子分心。
要想管理好时间,首先要给孩子建立时间感,就是对于时间的感知和认知,让孩子知道什么叫时间。时间包括两个部分:告诉孩子现在7:15马上去吃饭,这叫时间点;告诉孩子7:15开始吃饭,半小时后还没吃完,这叫时间段。描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时间,要用时间点和时间段来共同描述,否则孩子没有时间概念。比如孩子想出去玩,家长要告诉他“玩耍时间不能超过45分钟,现在8点,8点45分要准时到家,否则下次就不允许你出去玩了。”
其次,要告诉孩子时间宝贵,具有不可重复性和不可再生性,会利用时间者能产生效益,不会利用者啥都做不了,甚至还会做坏事,所以要珍惜时间。具体方法有很多,比如引用一些名言警句跟孩子聊一聊,没有时间,金钱、名誉、地位这些东西都不重要,一辈子最值得留恋的是我们过去的光阴。告诉孩子钱买不到时间,买不到精神上的东西。可以在闲暇时把孩子童年的照片、玩过的东西、穿过的旧衣服拿出来和孩子聊天,以此唤醒孩子对时间的理解,感受时间过得真快。也可以让爷爷奶奶或者自己给孩子讲讲童年故事,或是跟孩子讨论为什么老年人可以天天娱乐,儿童和年轻人不行,甚至跟孩子讨论死亡,这是生命教育,尤其是在清明节阶段,让孩子意识到时间的价值。
第三,告诉孩子管理好时间才是人最重要的素质,学会用最好、最合适的时间干最重要的事。时间管理就是为了完成一定的目标和任务,合理分配、调节、使用时间,使自己按照计划的时间流程去做事情,达到最高效益,让孩子一定要有这种意识。
时间管理主要体现在一个人自我管理的时间段。我们把人的时间分成两段:一个叫自主管理时间,一个叫他主管理时间,即别人管的时间。上班、上学都是他主管理时间,想安排时间干其他事情很难。衡量一个人的自我管理时间能力指业余时间,人的差异体现在这里。只要孩子有时间感,该玩的时候玩,不该玩的时候不玩,管理好时间才是一个人的最高水平。
第四,要培养孩子形成自控力。为什么孩子时间管理能力差?一方面是有的孩子自我意识差、自控力比较差,而自我意识强的人自制力才强。孩子三岁以后才有自我意识,从要别人管慢慢过渡到能够自我管理。建议孩子上小学低年级时在房间里半开着门写作业,父母不要在跟前走来走去,但要知道他在做什么,还要告诉孩子写作业大概要多长时间,让孩子有任务感,提醒自己在规定时间内写完。另一方面是父母时间管理能力差,没有做到榜样作用。第三个方面是父母给孩子安排的时间不合理,孩子处于被动状态。父母害怕孩子浪费时间,就把时间全部塞满,拼命报课外班,或在学校作业外安排很多额外作业,学习内容安排满满的,导致孩子心生抵触,消极对待,不会自己管理时间,甚至造成厌学情绪。
真正意义上的时间管理,是靠孩子自主管理时间,一定要把时间交给孩子。家长可以跟孩子达成一个协议,如果孩子给自己的时间安排比较好,父母就不操心;如果时间安排不好,父母再干预。
第五,培养孩子的学习管理习惯,提高学习效率要分几步走:一是安排好全家的生活,形成良好的家庭时间氛围。早晨定时起床,周末不睡懒觉,大人做事效率高,时间安排合理,生活丰富多彩,劳逸结合,是对孩子最好的榜样。二是告诉孩子时间管理的基本流程,这里主要指自我管理时间,在适合的时间干适合的事,因为时间有限,要分清做事的优先性,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难易好恶来区分,列出顺序,有的需要马上做,有的可以推后。三是列出计划,要事第一、急事优先,先易后难统筹安排。四是监督落实、对照检查,既有自我监督,又有家长监督。五是逐步培养孩子学会制定时间管理计划的习惯,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计划性。六是把计划写成任务清单,完成一件勾掉一件,这个特别适合暑假。七是安排长计划,包括一辈子要做哪些事情。八是计划要明确,公开执行要严格、适度、有弹性。
本报记者 任洁 杨琳琳 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