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本市
3上一版  下一版4
 
京津冀达成8方面社保经办服务协同合作
2023年服贸会共达成1100余项成果
北京市臭氧浓度已基本进入下降通道
昌平三所学校首次迎新生
中国绿色建筑“走出去”
上接第1版
中建机械携四款新型产品参展服贸会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9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市臭氧浓度已基本进入下降通道

 

本报讯(记者 孙艳)作为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环境服务领域重要活动之一,9月5、6日,2023年北京国际大都市清洁空气与气候行动论坛如期举办,其中,分论坛“协同治理关键领域——VOCs监测、评价与治理”率先预热启动,专家代表围绕VOCs监测、评价和治理及臭氧与温室气体协同治理等话题展开讨论。

近年来,北京持续推进“一微克”行动,大气污染治理进入到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阶段,针对二者共同的前体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持续推进减排成为关注焦点。

论坛上,清华大学王书肖教授分享了全挥发性范围有机物排放及其影响研究结果,指出亟需针对重点源和关键污染物开展排放标准和治理技术的研究。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胡京南研究员介绍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臭氧污染成因与防控研究成果,区域联防联控对于降低臭氧污染至关重要,他表示近年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臭氧污染防控初见成效,且北京市臭氧浓度已经基本进入了下降通道。

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沈秀娥回顾了十年来北京市空气质量改善进程及特征。十年间,北京市大气环境中主要污染物浓度实现了快速下降,PM2.5从89.5微克/立方米下降至30微克/立方米,降幅近七成,年均下降6微克/立方米,连续两年达到空气质量国家二级标准。与此同时,优良天数增加近4个月,重污染天数减少到3天,降幅达94.8%。北京大气治理成效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誉为“北京奇迹”。

PM2.5各主要组分下降了四至八成。PM2.5主要由有机物、硝酸盐、硫酸盐、铵盐和地壳物质等组成。与2013年相比,北京PM2.5年均浓度下降了66.5%,分析其来源变化,其中与燃煤源相关的硫酸盐下降77%,与扬尘源相关的地壳物质下降了72%;与VOCs和燃烧相关的有机物下降了65%,与移动源相关的硝酸盐下降了43%。表明燃煤和扬尘源治理效果显著,而有机物和硝酸盐降幅低于PM2.5降幅,说明移动源和VOCs的治理仍是重中之重。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