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著名文学家曹雪芹逝世260周年。有关曹雪芹的逝世年代,红学界比较公认的是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另有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之说。而有关曹雪芹在北京的落脚之地说法较多,达十余处。而比较集中的有广渠门内蒜市口老宅、西城小石虎胡同、香山正白旗、白家疃、西山谢草池等,且各有传闻。今天就和您聊聊曹雪芹在北京哪些地方落过脚……
初居蒜市口老宅
据《古代文学家传略》载: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祖籍辽宁铁岭。约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5月生于江宁(今江苏南京),约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2月卒于北京,其以古典小说《红楼梦》闻名于世。
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系江宁织造、兼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曹寅之孙。
雍正五年(1727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时任江宁织造员外郎的叔父(一说父亲)曹頫以骚扰驿站、织造亏空、转移财产等罪名被革职入狱,次年正月元宵节前被抄家。几个月之后,年方13岁的曹雪芹,随祖母及母亲等家人离开江宁,乘船沿大运河北上,回到北京城,过着“贫穷难耐凄凉”的落魄生活。
内务府郎中、后继任曹頫的江宁织造隋赫德怜曹家“孀妇无力,不能度日”,以“少留房屋以资养赡”为由,向雍正帝奏明后,从罚没的财产中,将崇文门外“蒜市口地方房十七间半”(大致在今东城区磁器口附近)还给曹家。所以,曹雪芹随家人回到北京后,便居住于此。有红学家考证,当时曹家的人口包括曹寅之妻李氏(即曹雪芹祖母)、曹颙寡妻马氏(即曹雪芹母)、曹雪芹等五六口人,加上奴仆,应是十一二人。
20世纪80年代初期,《刑部为知照曹頫获罪抄没缘由业经转行事致内务府移会》历史档案被发现,其中提到的“京城崇文门外蒜市口地方房十七间半”,被初步确定曹雪芹京城之寓所。据乾隆《京城全图》所示,在蒜市口地区仅有一处院落是十七间半房,即广渠门大街207号院。这处院落不仅格局保存完整,而且与档案记载、地图所绘完全吻合,初步确认,这里就是曹氏故居,即曹雪芹13岁时从南京回到北京后的第一居址。
1999年修建两广大街时,曹氏故居被拆除。2019年初,在崇外大街十字路东北角复建,被称为“曹雪芹故居纪念馆”。
曾在右翼宗学当差
据《曹雪芹史籍考》载:乾隆元年(1736年),曹雪芹22岁时,“谕旨宽免曹家亏空”。不久,曹雪芹谋得内务府笔帖式的差事,后来进入右翼宗学(旧称“虎门”)任职。但具体是什么差事,说法不一。
右翼宗学位于西单北大街东侧小石虎胡同,明代因巷内一古刹门前有石虎得名。明末东阁大学士、宰相周延儒府第在胡同内,清初成为吴三桂之子吴应熊府邸。因皇太极十四女恪纯公主下嫁给吴应熊,俗称“驸马府”。康熙年间成为右翼官房,雍正三年(1724年)改为右翼宗学,即皇家贵族子弟学校。
在此,曹雪芹结识了宗室弟子敦敏、敦诚两兄弟,并结下深厚的友谊。
敦敏是努尔哈赤第十二子英亲王阿济格五世孙。37岁任右翼宗学副管,后升为总管。敦诚是敦敏的弟弟,为宗室诗人。虽然兄弟俩学识渊博,但十分敬仰曹雪芹的才华。他们时常聚在一起听曹雪芹诙谐风趣、意气风生的“雄睨大谈”,经常被曹雪芹的“奇谈娓娓”“高谈雄辩”所吸引。敦诚《寄怀曹雪芹(霑)》诗云:“当时虎门数晨夕,西窗剪烛风雨昏。”这些诗句记录并深切回味这段难忘的日子。
有研究者认为,曹雪芹在右翼宗学当差事约两三年的光景,并在此构思和写作了《红楼梦》的初稿《风月宝鉴》。
乾隆十九年(1754年),右翼宗学搬迁到西单以南的绒线胡同,这个府邸被赐予乾隆皇帝的孙子绵德,俗称“绵德府”。民国二年(1913年),在此开办蒙藏专门学校。20世纪80年代末,这里建起“民族大世界”商场,2013年停业。此后经过不断修缮,这座历经风雨的宅院终于露出真容。
居住香山正白旗
据《西山健锐营》载:约乾隆十二年(1747年),曹雪芹自京城移居西郊香山一带。几年后始建香山健锐营,因曹雪芹出身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故在健锐营左翼四旗之一的正白旗居住。此后在此“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倾心于《红楼梦》的写作。
在正白旗定居的日子里,曹雪芹用卖画、制作风筝换取银两度日,却依然穷困潦倒。正如他的挚友敦诚在《赠曹芹圃(雪芹)》诗所言:“满径蓬蒿老不毕,举家食粥酒常赊”。
早在20世纪60年代,红学家周汝昌、吴世昌、吴恩裕就曾到香山一带采访。其中有关于曹雪芹在乾隆二十年(1755年)以前居住于四王府西边正白旗,门前有棵大槐树的说法。早年间在香山地区,尤其是在旗人中,《红楼梦》几乎是妇孺皆知的故事。人们还根据《红楼梦》中的人物、故事编成单弦、莲花落、子弟书、打夯歌、八角鼓子等民间曲艺自演自唱。
1971年4月,在正白旗39号西耳房的西山墙上发现了一批诗文墨迹,其中有“远富近贫以礼相交天下有,疏亲慢友因财绝义世间多”的题壁诗,与传说中提到的诗文很相似,由此引起史学界、红学界、文物界的关注。经过考证,有人认为这里是曹雪芹晚年居住和写作《红楼梦》的地方。但也有人持怀疑态度,他们逐条考查了题壁诗的出处,得出都是转抄古书中的结论,并对“故居说”予以否定。
1983年4月,在正白旗39号旧址建立了曹雪芹纪念馆,展出与曹雪芹传说相关的物品以及《红楼梦》所描述的实物仿制品等。
隐居西山谢草池
坊间有曹雪芹在西山一处名为“谢草池”地方隐居,倾心著作《红楼梦》之说。
红学家周汝昌在《文釆风流曹雪芹》中认为在“黄叶村”以外,曹雪芹应有另一处住地——“谢草池”,而“谢草池,并非用典,是实有其地”“若来到平坡山,则张宜泉吊雪芹诗中所说的‘谢草池’,便有了些着落。”
周汝昌认为,曹雪芹离开北京城以后,从“健锐营一带”“至翠微山一处人迹罕至的‘秘’境”,在那里结庐而居。而“谢草池这处最后之‘藏修地’,只有张宜泉一人曾来造访与凭吊”。其系曹雪芹好友,为内务府汉军旗人,在曹雪芹去世后曾赋诗《伤芹溪居士》,其中有“谢草池边晓露香,怀人不见泪成行”之句,由此有研究者认为诗中的“谢草池”为曹雪芹故居所在的地名。
周汝昌对“谢草池”所在的位置,划出了大致的范围,即今石景山八大处附近。张宜泉曾到多这里,并赋《题芹溪居士》诗:“爱将笔墨逞风流,庐结西郊别样幽。门外山川供绘画,堂前花鸟入吟讴。羹调未羨青莲宠,苑召难忘立本羞。借问古来谁得似?野心应被白云留!”诗中所述景致,正是谢草池之风光。
而今在《石景山区地图》上已查不到“谢草池”之名,据传应为今天的双泉寺村一带。
最后五年居白家疃
白家疃地处香山北侧,与正白旗仅有一山之隔,今属海淀区温泉镇所辖村。“疃”字被当地人说成“滩”,即村、庄、屯之意。据史料记载,远在元代此地有白浮瓮山河由西北向东南流过,后河流干枯留下一大片鹅卵石,从远处看很像一片盛开的白花,故称“白花滩”。后在河滩南岸形成村落也以此而称,日子久了被谐音为“白家疃”。
有学者考证,曹雪芹在香山居住期间,经常沿着山间小道从正白旗至白家疃访友。据《曹雪芹生平考》称:“曹雪芹从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春迁徙到白家疃,到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去世,除乾隆二十四年至二十五年(1759至1760年)江宁之行一年外,在白家疃整整生活了五年时间。这五年的时间是曹雪芹人生中最重要的五年,尽管这五年曹雪芹的生活最为窘迫,但他把精力完全投入到了《红楼梦》的修改之中。”
曹雪芹好友敦敏在《瓶湖懋斋记盛》中确切地记载是乾隆二十三年春,曹雪芹迁徙白家疃,并有原注为证:“春间芹圃(曹雪芹的号)曾过舍以告,将迁徙白家疃。”在该文写作后,敦敏因请曹雪芹鉴定书画又先后两次去白家疃,不巧,曹雪芹都不在家。在该文注中,敦敏还大致讲了曹雪芹在白家疃新居的情况。
红学家吴恩裕多次到白家疃寻访,并在《曹雪芹丛考》中多有叙述。他推断曹雪芹从山前樱桃沟北上,翻过山梁到山后的白家疃,于怡贤亲王祠西边建“土屋四间”,度过了生命的最后五年。当地人说,白家疃村西有座小石桥,附近就是曹雪芹的故居所在地。
主讲人介绍:
户力平,北京史地民俗学会会员。多年业余从事北京文史研究,特别是北京地名、风物、民俗及古村落研究,并在《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劳动午报》等报刊发稿千余篇。已出版《光阴里的老北京》《北京地铁站名掌故》《京西海淀说故》《香山传说》等。
□主讲人:户力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