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视窗
3上一版  下一版4
 
他让无人机有了“大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23年8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他让无人机有了“大脑”

黄小兵(左2)和同事施放旋翼无人机进行测量工作
黄小兵和同事交流
黄小兵处理测量数据
无人机测量工作结束,黄小兵(左2)与同事比出胜利手势
 

来自北京恒华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黄小兵,凭借扎实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在第三届“北京大工匠”选树活动中脱颖而出,成为摄影测量与遥感工程技术工种的“北京大工匠”。获得荣誉后,他不骄不躁,依旧埋头研究,一直致力于电力相关工程测量工作。

记者了解到,随着电力网络在全国深入布局,中国输电线路建设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6%以上,是全球增速的2倍。截至到2021年年底,我国高压架空线路总长超过180万里,架空线路的高速增长与电力巡线员紧缺之间的问题日益突出。

基于上述情况,身为公司无人机创新应用工作室领军人的黄小兵敏锐地觉察到,无人机在电力巡检领域迎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他说,无人机巡检不受地形、是否带电等情况限制,尤其适用于险峻山区、多河流地貌下的巡线工作,可以全方位拍摄输电线路导线、地线、金具、绝缘子及塔体情况,360度获取输电线路的图像资料,不仅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同时还能有效降低成本。使用无人机作业,还有另一大优势——可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因为它能够消除传统巡线作业中的安全隐患,如中暑、跌落、蜂害、蛇害等。

随着数字化技术与电网发展融合并进,对无人机巡检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黄小兵说,无人机巡检作业主要是以人工操控多旋翼无人机进行输配电线路巡检,但是因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作业效率和影像的拍摄效果都难以保证。他正带领着团队,研究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项目的新技术,该技术应用后,将可以很好地提高巡检作业的精益化、智能化以及自主化管理水平,可以说是让无人机有了“大脑般的自主思考能力”。通过采用自动巡检新技术,无人机可以按照基于线路通道杆塔高精度分类点云数据绘制的航线,自主展开巡检作业,作业全程无需人员干预,实现无人机巡检起飞、巡航、降落全过程自动化,作业效率是人工操控无人机巡检的2-3倍。

□本报记者 张晶/文 于佳/摄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