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有四个著名的岩溶洞穴,它们分别是北京的石花洞、广西的芦笛岩、福建的玉华洞,还有浙江的瑶琳洞。其中的北京石花洞,因洞内石花集锦,千姿百态,玲珑剔透,蔚为大观,因此得名。
据说,溶洞内的各种次生化学沉积物每增长一厘米,就得用上百年时间。石花洞分布在大石河沿岸,据考证,洞内有30多个各类岩溶洞穴,都是距今4.9亿至4.5亿年期间形成的石灰岩,地质学家称奥陶系。北京石花洞,是北方温带气候下溶岩洞穴的典型代表,洞内有滴水、流水、渗透水、停滞水和飞溅水五种沉积类型、40多种沉积形态,它们分布密集,类型齐全,种类繁多,堪称溶洞博物馆。
步入这座大自然的艺术殿堂,游人立马被形态各异沉积物和五颜六色的灯光秀吸引住。石花洞洞体为层楼式结构,一至六层为溶洞景观,七层为地下暗河。洞内冬暖夏凉,优美奇特,一进门有两头“雄狮”憨态可掬地笑迎着八方来客,其实这是滴水中的碳酸钙析出在地面向上生长的石笋。这里一步一景,在各色灯光的映射下,真似人间仙境。在第一层第二大厅内,有一座漂亮的“莲花池”,周围仙气飘逸萦绕,池内盛开着一朵朵圣洁的“莲花”,美其名曰“瑶池石莲”,地质上称为“月奶石”。
洞内石幔、石盾、石旗繁多。听导游介绍,石幔是由滴水、线状流水、片状流水依洞壁沉积形成的。在洞内第二层底部,有一组洞内最大的、气势恢宏的石幔群,它高10米,宽18米,由540片石幔组成,被称作“龙宫帷幕”,也叫龙宫竖琴。石盾是由洞壁裂缝承压水沉积形成的,洞内有大小石盾630多枚,是石盾的王国。其中最大的石盾“龙女绣花台”,高约1.2米,直径2.6米,静观它仿佛龙女绣花,再观花好似一只巨型水母,条条灵动的触手仿佛在洞中游动。在第二层西支洞的最高处,洞顶上垂下奇形怪状的石钟乳、石剑、石旗,它们洁白如玉,取名“白玉天篷”,又名“锦旗漫卷”。
在第二层中央大厅,有洞中最大的石钟乳“火炬倒挂”,它是由滴水和流水沉积形成,由洞顶向下生长,高18米,宽3米,形似一把正在熊熊燃烧的倒挂着的火炬。第二层西支洞最深处,有一段由流水形成的石瀑布,这是因为饱含碳酸钙的上部流水沿洞壁裂缝向下腾泻,在腾泻过程中,水中碳酸钙逐渐随水流沉积,形成高10米,宽20米的石瀑布,远远看去犹如水流翻腾、奔涌而下。在第二层与第三层交界处,我看到有两根粗细均匀、雄伟壮观的石柱,高度12.6米,这是洞中最高的石柱。石柱由石笋和石钟乳相连形成,这两根石柱形态相似、成因相同、年代相近,被人称作“擎天鸳鸯柱”。
天地钟灵,石花奇秀。在第四层入口处,你会看到一大片鲜艳的石花,它是由洞壁的渗透水、毛细水协同作用积淀形成的,这一片石花分布在30米长、3米宽的范围内。这悬挂在洞壁上的石花、石毛、石枝、石菊,形成形态多样的石花景观,如火树银花。在第四层中部,有一个洞内凹陷的池塘,池内有晶花、云盆,这是由滴水、飞溅水、停滞水共同作用沉积形成的。在这里,还有晶莹玲珑的鹅管、青翠欲滴的石葡萄、形似汤圆的穴珠、犹如菜花的月奶石、竞秀可餐的石笋群,这些地下地质的奇观,就好像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饕餮盛宴。
在出洞口时,一条绚丽灯光打造出的“时光隧道”蔓延展开,让游人穿越古今,感受山河沧桑、溶洞巨变、时代变迁。石花洞,一洞容天下,让人流连忘返。
□洪建国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