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特刊
3上一版
 
【特刊】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23年7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特刊】

 

姜 钊

北京铜牛集团服装制版技师、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北京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

姜钊致力于功能性服装与服装设计数字化研发工作,带领团队圆满完成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制服、火炬手服装、赛时定制口罩的设计研发与生产;参与2020年北京市应急防疫物资技术保障、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方阵保障等多项国家级和市级重大项目工作。由其设计的制服装备作品荣获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视觉设计金奖,解决了诸多技术难题,“数字服装设计与展示”方案得到各方面的高度肯定。她带出的6名徒弟,均成长为公司的技术骨干。

徐善军

北京国电富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装备业务部经理、高级工程师、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市级示范性职工创新工作室领军人

徐善军带领团队奋战在直流输电工程一线,为国内特高压直流工程提供无缺陷、零故障的换流阀水冷系统产品,填补了行业空白,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80%。近年来,开展人工智能技术在带电作业领域的深度应用,研究出自动充电机器人等智能化产品,并实现产业化应用。团队获得国家专利5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科技奖项15项,年均合同额2亿元。先后被授予“南瑞集团工人先锋号”“南瑞集团青年文明号”“南瑞集团科技工作先进集体”。

尹志军

北京体语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人体姿态学理论及行业的开创者

尹志军通过十年钻研,建立了人体姿态学理论体系。基于人体姿态学理论,将人工智能、软件、硬件相结合,开发出人体姿态测评系统、脊柱测评系统等多种产品,获得了多项发明专利。其中,由其研发的人工智能人体姿态测评仪,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拍摄三张照片,1-3秒内可检测20项人体姿态问题,并生成健康报告和矫正建议,为公众提供姿态问题发现与医疗支持。此外,其开发的主动健康管理系统,可为机构管理者提供数据分析和健康趋势预判,全面了解群体脊柱和人体姿态健康。

魏 然

北京进化者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

魏然带领进化者公司在2016年完成核心产品小胖机器人E01型在国内实现规模性量产,并创下1.4亿人民币销售额的傲人战绩。2018年,开始进军机器人教育领域,在课堂教学环境中掀起了一场机器人革命,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2021年在人工智能技术与国学文化的全新碰撞下,研发进化者象棋机器人,通过技术融合为北京市数字建设和数字竞技领域添砖加瓦。由其公司研发出的大耳朵智能前台服务机器人,可以帮助公司完成70%的前台工作,每年为公司节约人力开支数万元。

傅 盛

猎豹移动公司董事长兼CEO、北京猎户星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2016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

傅盛作为中国互联网第一代产品经理,曾独立带队研发360安全卫士,改变中国安全软件格局。2010年,创办猎豹移动。2014年5月8日,带领猎豹移动成功登陆纽交所。在互联网领域工作多年,傅盛一直秉持创新与突破。2016年,提出“AII in AI”战略蓝图,并创立人工智能公司猎户星空,搭建全链条AI技术,致力于打造“真有用”机器人,将服务机器人视为数字终端,将数字经济注入服务业,致力于全球服务产业数字化升级。

卫建平

首钢机电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北京大工匠、中国质量工匠、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领衔人

卫建平带领团队围绕生产岗位难题创新,获科技成果8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1项,其中薄板坯连铸机结晶器铜板加工技术获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优秀科技成果奖,信息化及仿真技术在冶金装备高效化加工中的开发与应用获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团队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其本人创新成果“三维仿真配管技术的应用”,将信息化及仿真技术应用在冶金装备高效化制造中,首先采用三维建模软件和计算机仿真技术进行虚拟仿真配管,废品率从过去30%降到1%以下。

刘昊扬

北京诺亦腾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北京市“海聚工程”入选者、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领军人

刘昊扬潜心钻研,专注于传感器技术的应用研发,获得40多项相关技术专利,在人体动作信息捕捉与利用方面创造了一系列世界纪录,凭借自主研发的人体动作定位与追踪技术平台成为全球惯性动作捕捉技术的领导者,在虚拟现实、影视特效、体育运动与健康等领域均有代表性产品。他研发出的小诺肌骨居家康复训练产品,依托云服务数据平台,可以提供集数字测评、数据分析、个性处方于一体的远程居家康复解决方案;研发的手功能VR康复评估与训练系统,集成硬件、软件、内容,可提供沉浸式虚拟现实康复治疗。

吴喜军

首发养护公司养护事业部道路维修班班长、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首都工匠学院职工匠师、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领军人

吴喜军26年如一日坚守在高速公路养护一线岗位上,干过保洁、维修、电焊,开过各种工程车,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他带领团队研发的桥梁泄水孔清理设备、智能环保桥梁伸缩缝橡胶条清除机等设备,先后获得30余项国家专利,工作室编订的《高速公路日常养护作业标准化手册》被列为交通运输部“2019年度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研发的伸缩缝止水带剔除机,结合机械原理和实践应用,通过电机驱动钻刀切割老化止水带并绞碎成颗粒,同时使用大功率吸尘设备进行一次性清除,减轻了交通压力,降低了施工成本。

李晨光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北京市劳动模范、全国建筑业优秀总工程师、市级示范性职工创新工作室领军人

李晨光在预应力结构技术、结构检测评估技术、加固改造技术等方面均进行了深入研究,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编著并出版8部著作,译著(《预制混凝土结构》)1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30篇,参编规程16部,获得专利9项。其创新工作室每年均提出多项技术改进和创新,年均创造经济效益6000余万元,同时注重技术的传承和人才的培养,已有多名成员获得高级职称。他的创新成果预制混凝土开缝剪力墙墙体构件,全装配式预压干式连接框架体系,高效、高质量、湿作业减少,能够快速建设中低层建筑。

王洪艳

北京牡丹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元宇宙工程中心主任、市级示范性职工创新工作室领军人

王洪艳致力于研究元宇宙、人工智能、AR、VR、高沉浸式显示技术和人机交互技术,研究新型技术与传统行业融合的交叉落地性应用,在智慧文旅、智慧党建、智慧教育、文化科技和科技艺术等方面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项目经验。所负责的项目获得联合国全球契约中国网络颁发的“消除贫困和促进繁荣”最佳案例、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科普基地。其开发的离屏空间悬浮3D显示系统,通过视差成像实现悬浮显示,具有大视角、高亮度和无限制的悬浮面积等特色,使用者无需戴3D眼镜即可观看,具备科技感,视觉冲击力强。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