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轴线被誉为“北京城的脊梁和灵魂”,虽然南北长度只有7.8公里,但在规划和设计上却蕴含着诸多智慧,最为神秘的是隐藏了很多数字。而这些数字并非是巧合的出现,而是依照某种法则和寓意预先设计好的。那中轴线上究竟隐藏了哪些神秘的数字密码?这些数字背后又有哪些历史渊源?
75与69:钟鼓楼的台阶
据《北京中轴线历史与文化》载:钟鼓楼是中轴线最北端的建筑,即鼓楼、钟楼,是元明清时北京城的报时中心,始建于元至元九年(1272年),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再次重建,嘉靖十八年(1539年)重修鼓楼,清乾隆十年(1745年)重修钟楼。
鼓楼坐北朝南,呈大红色,共有二层,通高46.7米,上覆灰筒瓦绿琉璃剪边,为重檐三滴水木结构楼阁建筑,内遗存有25面大更鼓。中间为首的一面大鼓代表一年,左右24面小鼓则代表二十四节气。钟楼为灰色砖石建筑,共有二层,通高47.9米,重檐歇山顶,内遗存有八角形木框钟架和铜钟等文物。
钟楼为75级台阶,鼓楼为69级台阶,如此设置,其中颇有寓意。
钟鼓楼楼梯深长,由一层登上二层的楼梯都要连续直上六十级。钟楼右拐再上十五级;鼓楼右拐再上九级。其中,直的部分都是六十级,取意中国古代干支纪年,六十年为一个轮回,在农历中,有“六十甲子”的概念,以天干与地支两者经一定的组合方式搭配成六十对,为一个周期。
钟楼为75级台阶,从数字上看“七”一直被认为是极其重要的数字,月亮的运转周期是二十八天,以七天为一个阶段,一周有七天。“七”和“五”都是阳数,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七”其实是阴阳与五行之和,这是儒家所倡导的“和”状态,也是道家所倡导的“道”与“气”,都与“善”“美”有着密切关系。“五”在《说文》中解释:“阴阳在天地间交午也”。“五”表示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即五行学说。
鼓楼为69级台阶,“九”是最大的阳数,古代多被帝王所独享。而“六”则是阴数中的代表。阴数是从“十”到“二”的逆数,所以“六”是阴数的最中位。六十年一轮回,“九”代表九五至尊、至高无上。
5与9:紫禁城“九五之尊”
北京中轴线最精华的部分体现在紫禁城(故宫)内,且众多建筑蕴含“九”和“五”,以体现“九五之尊”“君临天下”的寓意。
古人将单数称为“阳数”,双数称为“阴数”,而阳数中,“九”最大,寓意数量最多;“五”为居中的阳数,寓意包含东、西、南、北、中的全部空间。数字“九”与“五”组合,形成具有特定含义的标记,即“九五之尊”,寓意皇权的至高无上。因“九”的谐音为“久”,意为“永久”,所以又寓意为江山社稷天长地久。由此“九”“五”便成为御用数字,并在皇家建筑中多有隐含。
据《故宫史话》载:故宫的端门、午门、保和殿、乾清宫等建筑内的布局,均为面阔九间、进深五间。这里的“间”,并不是通常意义下所说的“房间”,是按照古代制式,四根房柱合围称一间,强调的是房柱之间的三维空间,而“九五制”也代表着建筑的最高规制。
据故宫研究者实测:紫禁城前三殿院落东西总宽度234米,前三殿大台基东西宽为130米,二者之比为9:5;大台基南北长近228米,与前三殿院落东西总宽度基本相同,因此,大台基的长宽比基本也为9:5,而后两宫与其台基的长宽比,同样也为9:5。而位于故宫中轴线上的主要宫殿都出现9:5的比例,均取“九五”之意。
紫禁城中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每座院落又有院门,而这每一道门板上的门钉数目也有所讲究。根据《大清会典》记载,门钉的制式为:皇宫、坛庙大门门钉横九竖九,亲王则横九竖七,郡王、贝勒等次一级的为横九竖五。紫禁城既身为皇家建筑,每道门的门钉自然采用天子礼制,即“朱扉金钉,纵横各九”,因“九”为阳数,又是数字之极,最能体现帝王的尊贵,所以南、北、西的午门、神武门和西华门均为纵横各九颗,九九八十一颗,为阳数,惟有东华门为九路八颗,八九七十二颗,为阴数。因该门是出灵柩之门,俗称“鬼门”,故将门钉减为阴数。
皇极殿皇极门前有一个九龙壁,其壁面是由270块塑块组成(“九”的倍数),保和殿后的大石雕上面的九条龙、九龙椅、大屋顶五条脊、檐角兽饰九个、故宫角楼结构为九梁十八柱,都是隐喻着“九五”之意。
12与9:祈年殿的柱子
天坛位于中轴线南段东侧,为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其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
祈谷坛的中心是祈年殿,坐落在圆形的汉白玉台基上,台基分三层,高6米,每层都有雕花的汉白玉栏杆。主体其为鎏金宝顶及檐亭式的尖顶圆形建筑,直径32米,高38米,殿顶共三重檐,上层为蓝色,代表上天;中层为黄色,代表君主;下层为绿色,代表臣民。
祈年殿建筑结构独特,不用大梁和长檩,檐顶以柱和枋桷承重,殿内中间的四根龙柱,象征春、夏、秋、冬四季;中层十二根金柱,象征十二个月;外层十二根柱,象征一天十二个时辰。加起来二十四根,象征二十四节令;三层相加二十八根,象征周天二十八星宿;加柱顶八根童柱,代表三十六天罡;宝顶下置雷公柱,代表一统天下。
圜丘位于天坛南半部,始建于嘉靖九年(1530年),是皇帝举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场所,又称祭天坛。坐北朝南,形圆象天,三层坛制,每层四面出台阶各九级。上层中心为一块圆石,外铺扇面形石块九圈,内圈九块,以九的倍数依次向外延展,栏板、望柱也都用九或九的倍数,象征“天”数。因“九”为阳数,是数字之极,以体现皇权的尊贵。
石栏三层,上层四方各九块共三十六块;中层四方各十八块,共七十二块;下层四方各二十七块共一百零八块,均为“九”的倍数。
1亩3分:先农坛籍田
先农坛位于中轴线南段西侧,与东侧的天坛东侧隔中轴线相对,为明清时期祭祀等级最高、规模最大的祭农场所。
据《先农神坛》载:先农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初名“山川坛”,明嘉靖九年改建,次年更名“天神地祇坛”。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重修,更名“先农坛”。因而先农坛是将先农、山川、太岁等自然诸神共聚一庙的坛庙建筑群。
先农坛内设观耕台,台前有“籍田”一亩三分,即俗语中的“一亩三分地”。“籍田”即帝王亲耕的土地。每年春耕前,天子、诸侯举行仪式,亲耕籍田,种植供祭祀用的谷物,并以示劝农。
皇帝“亲耕”的籍田为什么不多不少,非要定为“一亩三分”?其由来有两种说法。
一说取其象征之义。在中国古代,一三五七九被视为阳数,一和三为阳数中最小的两个数。因为皇帝是天子身份,既要亲耕又不能太劳累,所以定个最小土地面积作为“籍田”,意为“示范性耕耘”,故为“一亩三分地”。
二说与中国历史上的行政区划有关。明宣德三年(1428年)以后,全国统分为两京、十三承宣布政使司、关西七卫、俄力思军民元帅府和斡难河卫。其中十三布政使司简称“十三司”,俗称“十三省”,即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湖广、江西、浙江、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福建。“籍田”取“一”和“三”,象征明代十三个行政区,寓意各地不误农时,精耕细作、五谷丰登。
“一亩三分地”为长十一丈,宽四丈,分为十二畦。如果换算为今天的面积单位,约为866.67 平方米。据传,“十一丈”中的“十一”出自《易经》数理,为大吉之数,含有草木逢春,枝叶沾露之意,而“丈”与“长”谐音,“十一丈”寓意禾苗春春甘露,茁壮生长。“四丈”代表四季,“十二畦”代表十二个月,取义四季耕耘、年年丰收。
主讲人介绍:
户力平,北京史地民俗学会会员。多年业余从事北京文史研究,特别是北京地名、风物、民俗及古村落研究,并在《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劳动午报》等报刊发稿千余篇。已出版《光阴里的老北京》《北京地铁站名掌故》《京西海淀说故》《香山传说》等。
□主讲人:户力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