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盛夏,北京“市树”之一的国槐已悄然盛开,那淡黄色的花朵幽香而清雅。位于东城区的东四三条,是北京首条“古树主题文化胡同”,也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其历史与文化底蕴丰厚,以古槐为景观,以王府而知名,由此成为京城一道别样的景观。今天就说说东四三条的前世今生……
“东四三条”形成于元代初期
东四三条位于东城区中部偏北,东西走向,东起朝阳门北小街,西止东四北大街,中部往南可通东四二条,往北可通东四四条,长700余米,宽约8米。
元大都始建于至元四年(1267年),建成后,忽必烈为了把居民固定在规定的格局中统一管理,决定从金中都旧城(今北京城区西南部)迁徙部分居民到大都居住。据《元史》载:“诏旧城居民之迁京城者,以赀高及居职者为先,仍定制以地八亩为一份;其地过八亩或及力不能作室者,皆不得冒据,听民作室。”依照这个规定,高官、富户从北京西南迁入大都城,并按规定的八亩建筑面积,自建房屋及院落,由此形成一排与另一排院落之间相对分离,且便于出行的通道,到了明朝这些通道便形成胡同的格局。
从元朝开始,东四一带就是大都城内较为繁华的商业区,时称“旧枢密院角市”,俗称“十字街”,属明照坊。明代在朝阳门内大街与崇文门内大街交会处的十字路口修建了四座四柱三楼式的跨街木质牌楼,此地遂称“四牌楼”。又因宣武门内大街与阜成门内大街交会处的十字路口亦建有四座牌楼,为了便于区分,彼“四牌楼”称“西四牌楼”,简称“西四”,此“四牌楼”称“东四牌楼”,简称“东四”。由东四牌楼往北的胡同,便出现“头条”至“四条”的名称。至清代又往北推移,出现了“五条”至“十条”胡同的名称。而今天的“东四三条”,最初称“三条胡同”,清朝沿称。1644年5月清廷入主北京,顺治帝在即位诏书中提出:“京都兵民分城居住。”“兵”就是八旗兵;“民”就是非旗人的居民。顺治五年(1648年),又颁谕令:“凡汉官及商民人等,尽徙南城居住。”并限定“来岁岁终搬尽”。由此东四地区为正白旗属地,居住于此的均为旗民。清中期至民国,此地逐渐成为满汉混住的居住区。1949年后称“东四三条”。20世纪60年代中期曾改称“红日路三条”,后恢复原称。
从字面上看,“条”作为形容词,是指狭长的东西,而作为地名中的“条”,则是指狭长的街巷,系老北京小胡同儿的统称。一般是指比大街或胡同小的小胡同,故有“胡同中的胡同”之称。其实许多以“条”相称的街巷,又是直接从以“胡同”相称的地名转化来的。在某种意义上说,“条”与“胡同”又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北京的“条”,相对来说,其长度和宽度,大多要比“街”短得多和窄得多,并处于街与街的中间区域,与胡同并存;且多由东西向或由南北向依次排列的居多,并以数字顺序命名,但数字前不加“第”字,也就是说,第一条要称为“头条”,而不说“一条”;另外,“条”的排列顺序至少是三条以上,最多的是东四地区,由头条至十四条。
东四三条从元初形成街巷开始,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1954年为扩展街道,便于通行,东四牌楼被拆除,但“东四”作为地名被沿用至今,而胡同名称也被延续下来。2015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下发了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的名单,其中东四三条至八条入围。当时北京市仅有三片街区入围,除东四外,还有皇城历史文化街区、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而今这里也成为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
槐荫葱茏的胡同古韵犹存
20世纪60年代初以前,东四三条的街巷相当宽阔,坐落着一座座深宅大院,街巷中古树居多,均为枝繁叶茂的槐树,为古老的胡同增添了盎然生机。每到盛夏时节,槐花盛开,淡淡的芬芳浸满街巷,给人们带来馨香与清爽。
槐树,本称国槐,属于高寿树种。老年间北京有“前槐后柳”之说,寓意“门前一棵槐,财源滚滚来”。人们认为槐树种于门前可增加财气,富贵有余,民间因“槐”之“鬼”与“贵”谐音,由此在北京地区被广为栽植。张恨水先生1948年在《五月的北平》中写到:“尤其槐树,不分大街小巷,不分何种人家,到处都栽着有。在五月里,你如登景山之巅,对北平城作个鸟瞰,你就看到北平市房全参差在绿海里。这绿海就大部分是槐树造成的……”
北京人对槐树有着特殊的情感,因为它见证了世代京城生活的沧桑,有着朴实的烟火气,“古槐、紫藤、四合院”是旧京人家特有的风貌,1987年3月国槐与侧柏被确定为北京市树。
东四三条的古树,按胡同的走向,自东向西依不同间距植于街巷北侧,其中有20株百余年树龄的国家二级古槐树,主要植于胡同的东半部,平均冠幅17米,平均树高达26米,两侧树冠相交,如一张张巨大的绿伞。这些古槐与胡同、四合院一起,成为北京老城区一道独特的历史文化风景线。
东四三条曾有“三府一家”
历史上的东四三条胡同曾以“三府一家”知名,因地位各有不同,其建筑格局也有差异,但均位于胡同的北侧。
东四三条东侧路北曾有阿拜府。阿拜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三子,追封镇国公。当年其军功不显赫,故所授爵位不高,府邸面积不大。
其西侧紧邻阿拜府邸的是车林巴布(成吉思汗第二十九世孙)王府(俗称车王府),这是以其最后的主人称谓的,先前的主人是成吉思汗第二十四世孙桑斋多尔济。雍正元年(1723年),成吉思汗第二十二世孙丹津多尔济被清政府封为郡王,八年后晋智勇亲王,其子多尔济色布腾与和硕和惠公主结婚,生子桑斋多尔济。
桑斋多尔济府邸为一座四进四合院,房屋百余间,严整舒适,高大厚重,出廊带厦。前后院从垂花门起,均以游廊贯通,第二进院正房内的天花木格吊顶彩绘,配以龙的图案,显示了这座府邸的尊贵。
车林巴布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十一月承袭札萨克、多罗郡王。札萨克是蒙古族部落首领,多罗郡王是清廷的爵位。车林巴布一身二任,在清朝是少有的。车郡王府建筑尚有遗存,已成大杂院,2013年被东城区文化委员会列为“普查登记文物”。
英家府在东四三条胡同路北的西半部,英家即赫舍里氏英家,主人英朴,清代江苏粮道,负责皇粮征收和押运至京城。其宅园正门在三条胡同,后门在四条胡同,院落纵横,气势宏大。花园里亭阁叠石交融,水塘花木掩映。府内还有一座戏楼,古色古香。
在车王府与英家府之间有一座宅园,即仓韩家。其没有爵位,是为皇家管理仓廒(粮仓)的。虽然是个肥差,但地位低下,故住房不能紧挨着王爷府,便在车王府与仓韩家之间开辟一条通道,以示尊卑。仓韩家住房规格平平,没有高屋大院。他家西端南屋墙角正对着二条横胡同,为保平安、辟邪,仓韩家在南屋墙角,嵌进一条一米高、宽约40厘米的石雕“泰山石敢当”。
1912年清帝逊位,东四三条胡同中的车王府、英家府、仓韩家断了供给,于是将这些王府大院切割出售,逐渐形成50多个院落,并形成现在的街市格局。
东四三条曾走出“梨园名角”
东四三条曾居住过多位名人,其中有“梨园冬皇”之称的孟小冬为人们所熟知。
孟小冬,1908年12月9日出生于上海,因生于冬天故取艺名“筱冬”,后改“小冬”。她4岁开始随父在家练功,学习老生唱段。1915年拜孙派老生仇月祥为师,学唱老生。1916年秋首次在上海登台堂会戏《乌盆记》,1919年加盟上海大世界游乐场乾坤大京班,成为正式演员。
1925年孟小冬与父母及弟弟全家迁至东四三条26号(今65号),从此她在这里潜心学习京剧。1938年她正式拜“余派”创始人余叔岩为师,自此每天下午三至五时在家中自己吊嗓子,吃过晚饭便从东四三条出发,到宣外椿树头条余府学戏,就这样持续了5年。多年后她搬到东四三条西侧不远的轿子胡同,今有遗迹可寻。
1943年,余叔岩病逝,此时孟小冬的“余派”表演水平已达巅峰,人们把孟小冬视为研究“余派”艺术的活标本。其扮相威武、神气,唱腔端严厚重,坤生略无雌声,与当时的京剧老生名角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相颉颃,被誉为“梨园冬皇”。
主讲人介绍:
户力平 北京史地民俗学会会员。多年业余从事北京文史研究,特别是北京地名、风物、民俗及古村落研究,并在《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劳动午报》等报刊发稿千余篇。已出版《光阴里的老北京》《北京地铁站名掌故》《京西海淀说故》《香山传说》等。
□主讲人:户力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