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开门,就有下早班的环卫工人过来饮水休息,晚上关门前又送走一批快递小哥。大家的笑脸让我们很有成就感。”近日,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总工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驿站专职工作人员贾娟对记者说道。(6月12日《工人日报》)
据报道,2022年9月底,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天水市总工会筹资150余万元,高标准建成7处集饮水、休息、热饭、淋浴、洗衣、如厕、充电等服务于一体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驿站。随后,为解决管理人员不足、运维经费紧张等问题,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工会通过联动协调,每个县区配备了两名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专门承担驿站的日常管理服务工作;每个县区按每年5万元标准将运维管理费用列入财政预算。由此,贾娟等一批公益性岗位职工成为驿站的专职工作人员。
读了这一新闻,其最大亮点是“驿站”配备公益岗位,运维管理费用列入政府财政预算。毋庸讳言,现在全国许多城市都设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驿站,其管理人员大多是兼职的职工或社区志愿者。这是一件工会牵头的普惠性、公益性的好事。但天长日久,有些地方的驿站难免会出现管理人员不足、运维经费紧张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笔者以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驿站不仅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还要解决服务“好不好”的问题。如果仅靠工会一家单打独斗,既难以满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实际服务需求,也无法妥善解决驿站日常管理运维所遇到的人力财力等困难。天水市的探索与实践,值得借鉴和参考。其益处一是政府买单配备公益岗位,由专人专责做好驿站的日常工作,有利于安排符合岗位要求的就业困难人员,促进了就业。二是政府每年按一定标准费用补贴驿站,有利于健全驿站建设长效机制,使驿站运维管理更有保障。
□周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