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早8点,距高考开考还有1个小时,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高考考点校外,一名考生突然发现自己忘带准考证、身份证、文具等用品,一下子慌了神,随行的父母也一时间没了主意。就在这时,海淀区学院路街道调研员王连和注意到了他们。
了解情况后,王连和第一时间先对考生、家长予以情绪安抚,给孩子递了一瓶水,让她不要着急。与此同时,学院路街道“中转站”的作用立即起效,王连和迅速联系到考点校主考官,协调安排考生通过人脸识别等检测方式进入学校内。同时,他通过联系交警,请来“铁骑车队”为学生闪送考试证件及用品。“因为孩子家住知春路附近,距离考点不远。我们提前与家属联系,请“铁骑车队”立即取到证件和相关用品,10分钟左右就赶回来,把东西送到孩子的手里。”
助考14年,王连和对于高考现场的各类突发情况早已做好应急措施。他所在的辖区共设有3个考点校,科大附中是他的主要责任区。每年开考前1个月,学校、街道、交警、公安等各系统单位均会集中会谈,就考试期间所需提供的支援列出“清单”,由街道统筹协调。作为考点校现场的重要“枢纽”,王连和及同事们还提前储备好雨衣、雨鞋、爱心药箱、考试用品等,以应对考生不时之需。
□本报记者 任洁 通讯员 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