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绣香囊,浓情迎端午”。一节劳动课,不仅让学生们了解香囊的基本特点,形成对中医药文化的初步认识,同时让学生通过香囊的制作过程,体会劳动的艰辛与收获的快乐。日前,2023年北京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教学主题现场会举办,北京师范大学昌平附属学校等5所学校分别展示了各具特色的劳动教育课堂。
“我们小组将在香囊上绣好‘爱心’,送给留守儿童,表达对他们的关心关爱。”现场,北京师范大学昌平附属学校的学生进行了“巧手绣香囊”展示。“香囊中的芳香气味能够兴奋神经系统,刺激鼻黏膜,不断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生长的作用。”课堂上,老师讲解了香囊的功效和作用,随后带领学生进行香囊主题设计,熟练掌握运用针法缝制物品,提高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
“根据昌平区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昌平区各学校以学生为中心,制定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与品质的形成。学生们从疲于动手、依赖帮助的状态,逐步走向主动劳动乐意劳动的状态,逐渐实现了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功能。”昌平区教委高中科科长李华民表示。
除了课程的优化设置,在专业化教师队伍体系建设上,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多次开展市区级研究课,带领教师反复打磨课程,同时邀请专家指导,着力打造专业教师队伍。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劳动不再是学习一门技术,而是转化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教育。“我们针对每个学期都有不同主题的劳动课程,组织开展校内外志愿服务、爱分类垃圾回收、食堂光盘行动、校内‘开心农场’、劳技课程等劳动教育实践,培养学生劳动的良好习惯。”北京师范大学昌平附属学校校长助理南小康表示,“下一步,学校将积极钻研新课标,不断提升育人能力,立足学校优质资源,开发具有特色的劳动课程。”
□本报记者 周美玉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