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武夷山隐屏峰下,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这就是宋代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朱熹归隐之所“武夷精舍”,也是他当年著书立说、讲学问道的地方。寻游于此,正好追忆古代先贤大儒之风范,感悟理学博大与精深。
武夷山是福建省第一名山,为典型的丹霞地貌,素有“碧水丹山”之美誉。
沿着绿树翠竹掩映的山路而行,不经意间,一座高大的石柱青瓦牌坊映入眼帘,只见上面题有四个大字“武夷精舍”。
“精舍”最初是指儒家讲学的学社,后来也指出家人修炼的场所。莫非这里与那位儒学大家或佛学大师有关?
环顾四周,发现牌坊附近棕色石台上矗立着一尊雕像,便走近观看,只见上写“朱熹 1130-1200”字样,原来这“武夷精舍”与南宋理学大家朱熹有关。于是穿过牌坊,走进“武夷精舍”。此时正好有一位导游带领十几位游客也走进“武夷精舍”,于是我跟随其后。
据导游介绍,武夷精舍,又称紫阳书院、武夷书院、朱文公祠,位于隐屏峰下平林渡九曲溪畔,是南宋理学大家朱熹所建。
朱熹,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
宋淳熙五年(1178年)初秋,朱熹游览武夷山时,见九曲溪旋绕曲折,隐屏峰下云气流动,顿觉耳目一新,萌发出“眷焉此家山”的建屋念头。经过数年筹措,精舍终于在淳熙十年(1183年)动工。朱熹亲自带领一众弟子荷锄挑担、垒石砌瓦,当年就初见规模。
精舍落成之时,朱熹怀着喜悦的心情,写了《精舍杂咏十二首》,并撰写诗序,以记其盛况。此后,他便在此广收门徒,著书讲学,长达五年之久,栽培了大量儒家学者。特别是他在此还修订完成并付诸刊刻了《四书章句集注》,标志着朱子文化集大成理学体系的建立。
庆元六年(1200年),朱熹去世,其子朱在、孙朱鉴对武夷精舍曾加以扩建,宋末又历经淳祐、景定和咸淳三次重修和扩建。咸淳四年(1268年)由宋度宗御书赐额,改名为“武夷书院”。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有过一次大修,熊禾在《重建武夷书院疏》中称:“宇宙间三十六名山,地未有如武夷之胜;孔孟后千五百余年,道未有如文公之尊”。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武夷精舍毁于兵灾。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朱熹八世孙朱洵、朱澍加以重建,增建朱文公祠,主祀朱熹。正德十三年(1518年),再次重修,辟地百余丈,绕以围垣,前竖牌坊,匾刻“武夷书院”。清顺治年以后,书院又历经几次重修。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康熙皇帝赐“学达性天”匾额。可惜清代后期武夷书院再度荒废,此后几十年社会动荡,无人顾及。20世纪50年代初只保留主体建筑仁智堂和两庑隐求室、止宿寮。直到2001年才得以复建,大致恢复了清代格局。
听过导游对武夷精舍的简单介绍后,使我对朱熹与武夷精舍的渊源有了些了解。随后我独自在景区内寻访,先后参观了朱熹生前事迹展室、中国书院展室、神道碑、隐求室遗迹、止宿寮遗迹,最后走进悬挂着“理学正宗”门匾的“仁智堂”。只见堂内正上方悬有“万世宗师”横匾,下方墙壁上是孔子画像和朱熹手书的“忠、孝、廉、节”四个大字。孔子画像两侧为篆书对联:“反躬践实穷理致知传二程而分流,讲学授徒著书立说配十哲之永馨”。
在孔子画像前,是一尊朱熹的等身塑像,他手持卷册娓娓讲述,身后的两侧各有数张课桌,塑有几个学子坐像,在聆听大师的教诲。
置身于此,可以想象得出当年朱熹为了传授理学,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总结了以往的思想,建立了庞大的理学体系,成为宋代理学之大成。
在武夷精舍里走走停停,或驻足观看,或凝视畅想,无不感受到儒家与道学的博大精深。到武夷精舍寻访,可谓旅行中的意外收获,在此既领悟了朱熹理学精髓,又品味了朱子书院的文化遗存。
□户力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