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北京劳动者之歌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一位青年教师的“成长三部曲”
开拓创新提升服务效能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3年5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位青年教师的“成长三部曲”
——记北京小学丰台万年花城分校教学主任冯林
 

从一名曾经怕上公开课的教学“菜鸟”,成长为北京市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冠军,如今带领团队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北京小学万年花城分校的冯林只用了5年时间。她感慨地说,一个教师的“磨课史”就是成长史,自己的成长得益于团队支持的力量。

从畏惧公开课转向开始享受备课过程

2015年9月,冯林从海淀区调到北京小学丰台万年花城分校,刚入职不久的她没有讲公开课的经验,经常“讲了上一句忘了下一句”,加上台下还有众多老师旁听,上公开课对她而言简直就是“酷刑”,所以一想到这个就紧张,干脆能躲就躲。

但从内心而言,冯林很羡慕学校数学团队里每一个能上公开课的同事,发现她们和专家交流自如,她就悄悄地问同宿舍的老师张琪:“你明天就要讲公开课了,紧张吗?”张琪告诉她:“不是特别紧张,因为已经试讲了好几遍,而且学校请专家指导过了,有啥可怕的。”“是啊,有啥可怕的?都准备好了。”她脑海里重复着同事的那句话,对学校“变教为学”课堂充满期待。

从那以后,冯林开始改变自己,除了观察和学习同事们上课的状态,也在自己的课堂上进行大量练习,在那一段时间里,她每天回到宿舍时天上的星星都出来了。驻扎在学校的教学专家杨蕊苓和尹洪英副校长轮流听她的数学课和语文课,给予她细致的教学指导与真切鼓励。渐渐地,她对公开课的畏惧情绪逐渐消失。

2015年11月底,冯林收到一面学生表扬她认真备课的自制奖状,“冯老师,上课准备得充分,教得太好了!特此奖励!”她对这张奖状很上心,因为那一周她非常努力地打造了不一样的语文课和数学课,而学生的积极反馈,给予她无限的信心,觉得自己仿佛被点燃一般,因为她意识到“课堂才是师生情感真正交融的最好时期”,从此开始享受备课的过程。

大胆报名参赛 迈过心理上的一道坎

在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小学数学教研室马明燕和丁育慧两位教研员的指导下,冯林进入专业的飞速发展期。

凭借与学生交流自然的表现,冯林入选小学教研室低年级中心组组织讲课的机会。兴奋劲头还没结束,“撕心裂肺”的各种试讲、磨课随之而来。

在两个月的备战中,她走遍丰台所有小学试讲,每次教研员都带着中心组的老师帮她提意见。在试讲很多遍后,她突然找不到感觉了,因为每个班的情况不一样,每讲一次教学设计都会改动,她承受不了变化,试讲的状态一次不如一次。

关键时刻,丁育慧教研员严肃地询问冯林:“这个课,你自己喜欢吗?如果我的孩子在这样的课堂上课,我会心痛的。”冯林又尴尬又伤心,很想说自己尽力了,可是试讲效果让她无言以对。

这时,中心组的老师们纷纷过来安慰冯林,等她情绪稳定了,两位教研员又重新组织老师们帮她研课,还安排老师做示范,手把手教她打磨细节,学校教研组内的同事们也一直帮她看班、代课。学生们看到她辛苦的样子,送给她一个小玩偶和一张纸条“送给冯老师,祝您更快赶上前面老师的脚步”。

在大家的关心帮助下,冯林终于调整好状态,市级展示课得以顺利完成,她迈过了心理上的一道坎。

勇夺北京市首届“京教杯”小学数学组冠军

2016年下半年,冯林获得北京市中小学第一届“京教杯”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活动丰台区的参赛名额。比赛规则为选题自定,选手要连闯三关,先是教学设计,然后课堂录像,最后现场说课,三关计算总分在全市选手中进行大排名。

冯林发现一年级学生对七巧板很感兴趣,而且这个选题也特别适用学校“变教为学”的理念,于是就选择七巧板活动课作为参赛题目。经过一番精心准备,她很快找到突破点,形成教学设计,第一次试讲就让听课的老师眼前一亮。之后,丁育慧教研员指导她把这节七巧板活动课设计得既有趣又凸显数学味道,同事们也继续无私地帮助她,让她得以一遍遍精心修改,把参赛作品打磨得日趋完美。

由于课程准备充分,冯林在半年后的决赛中发挥出色,摘得“京教杯”小学数学组一等奖第一名,完成了“脱胎换骨”的蜕变。

走上更宽广的高平台展示风采

有了市级比赛冠军的心理加持,冯林树立起更强大的自信心,2018年又参加了丰台区“师慧杯”比赛。以前她准备一节比赛的课,至少要用3周才能定下来,而这次从选题到教学设计成型仅用了一周时间,这样的速度让她自己都感到惊讶。

能取得如此神速的进步,冯林说要归功于学校团队的支持。“从数学团队孙秉涛主任的无私分享、指点,到徐燕、刘海花两位老师给我提出很多建设性意见,让我感受到工作在这里的幸福。”她不再把比赛结果看得至高无上,因为经历的过程已经让她收获满满,早已超出结果对她的意义,“感恩学校搭建的平台,让我在成长的过程中看到身边靓丽的风景。”

圆满完成比赛后,区教研员吕志新把她推荐到2018年全国核心素养培养课题组进行现场课展示,从此冯林走上更宽广的高平台。同时,在吕志新的引荐下,冯林进入市教研员刘延革的课题组进行研究。短短两年,她的讲座、讲课、文章源源不断,收获成长的加速度,2018年评上区级骨干教师,2020年评上市级骨干教师。

2021年,冯林作为全区唯一的教师代表入选首批“丰泽计划”青年英才,这个丰台区倾力打造的人才工作品牌项目旨在发现、支持全区高层次人才发展。冯林以课题为载体,以实践为抓手,聚集校区一群志同道合的青年教师,共同针对一线教师如何做单元教学的难题,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进行课题实践,实现共同发展。

当团队在研究中遇到困惑时,北京小学丰台万年花城分校校长王强请来专家为他们指点迷津。“专家们的助力,为研究的推进扫清障碍,指明方向,为老师们打通实践创新的‘任督二脉’。”冯林再一次被深深感动。

两年来,冯林与专家合作,发表了5篇论文,其中2篇核心期刊,还有一系列成果正在物化中。今年5月6日,丰台区“丰泽计划”青年项目为冯林团队举行成果汇报会。王强表示,目前全校干部教师共有92人,市区级骨干教师已超过1/3。冯林是学校优秀的青年教师代表,现已担任教学主任,学校会为她搭建更多平台,发挥榜样引领作用,通过她的研究课题带动整个团队的专业发展。

面对鲜花和赞美,冯林表示,希望今后别人再说起她的时候,不是说“冯老师真优秀”,而是说“冯老师真好”。在她看来,一个人走得快不及一群人走得远,受益于团队,更要反哺团队,这样的成长更有意义。“我要像帮助过我的专家和同事们一样,成为温暖别人记忆的一束光。”

□本报记者 任洁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