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密云区人民法院获悉,为了减轻群众诉累,以更高效率、更低成本化解纠纷,密云法院着力加强“前端”建设,深耕“多元调解+速裁”工作机制,重组优化诉讼格局和审判资源,将公平与效率真正落实到执法办案中来。2022年,密云法院通过“多元调解+速裁”结案10026件,实现“解纠走心、群众放心、效果舒心”。
需求集成统筹司法供给 响应率和满意率均达100%
因对一起劳动争议法律规定把握不准,去年7月,密云区檀营地区办事处工作人员拨打12368诉源治理热线,提出普法需求。密云法院接到“订单”后,立即指派专门审理劳动争议纠纷的西田各庄法庭办理此“订单”。西田各庄法庭负责人朱成辉和同事上门为办事处详细解读了涉劳动争议的法律规定。
“群众所需,我之所往。我们不仅要高质量完成常规工作,更肩负着统筹全院‘多元调解+速裁’工作的重任。”密云法院立案庭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前移关口化解矛盾,密云法院与各行业调解协会、人民调解协会对接,一揽子收集党委政府、基层组织、调解组织、涉诉群众等主体的纠纷联动化解需求,开展“靶向治理”。2022年7月,密云法院率先在全市范围内实现了12368“一号响应”诉源治理机制司法服务在各镇街的全覆盖。去年,密云法院共响应基层治理主体司法需求267个,同比增长89%,响应率、满意率均为100%。
此外,密云法院立案庭还承担着指导四个人民法庭工作的职责。“内外资源的统筹将所有解纷资源集中后按需对接,外部诉求单位得到了精准的诉讼服务,司法解纷效用发挥到了最大化。”据悉,密云法院结合北京市高院一直在推进的解纷平台建设,对接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三进”工作,在密云区形成了立案庭总协调、四个法庭包片参与的双层基层治理响应体系。
力促矛盾高效化解
人民调解员纳入“速裁团队”
在北京法院“多元调解+速裁”的机制下,密云法院与密云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建,邀请了32位人民调解员进驻法院参与诉前矛盾化解。为确保这些调解员在化解矛盾过程中公正履职,密云法院将这些调解员分别编入11个“速裁团队”,由速裁法官对团队内调解员的调解工作进行全流程法律指导和专业审核。
据了解,通过系统开展调解员法律知识培训,推行调解笔录模板、类案审查要素、串案审查内容三个“标准化”,让这些调解员在规范开展调解工作的同时,能够准确抓住调解要点,提升调解实效。2022年,密云法院诉前委派调解成功5330件,在民事结案中占比38.67%。
与此同时,调判衔接让案件流转更快速。“诉前调解一定是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的基础上开展的。”工作人员介绍,密云法院将普通案件的诉前调解期限压缩至30天,对没有调解可能的,按照规定及时审理。在“能调则调、当判则判”的理念下,密云法院2022年诉前调解案件平均审理时长仅为15.56天,速裁案件平均审理时长连续两年为全市基层法院最短。
调诉裁判尽在“指尖”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法官,他要不按时给我们钱咋办?我还需要起诉吗?”视频那端,在距离密云法院60公里外的高岭镇司法所里,刚刚和包工头签完调解协议的李某不放心地问着视频里的法官。“他要不按时给钱,直接来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不需要再起诉了。”视频这端,密云法院的速裁法官王宁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在成功调解15名农民工索要工资的纠纷后,时任高岭镇司法所所长董肖勇联系密云法院立案庭,对调解协议及时进行了线上司法确认。
据了解,密云法院结合辖区山区面积广、乡村路途远的现状,积极推广“指尖诉讼”,通过制作“诉讼服务在身边”小视频等方式,手把手教辖区群众使用线上立案、网上调解等便民系统。2022年,密云法院网上立案率45%,音视频在线调解纠纷占比32.61%。
此外,为了更好地服务辖区群众,密云法院将司法改革的成果与辖区实际紧密结合,将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搬到了互联网上。联合区司法局、区人民调解委员会探索出了“线上一站式司法确认”机制,对经镇村人民调解成功的符合法定调解要件的协议,出具线上司法确认书,及时固化调解成果,避免衍生案件。
2022年,密云法院线上审核司法确认案件1389件,司法确认率100%。在线司法确认使用率99.29%。日前,这项机制获评北京法院第三届司法改革“微创新”最佳示范案例。
□本报记者 王路曼 通讯员 蒋博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