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特写
3上一版  下一版4
 
把国家一流科研院所变成学生“家门口的实验室”
施援手 白衣天使献爱心
怀柔城管“巡回小课堂”助力燃气安全
浓情母亲节
“百家博物馆进校园”活动启动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3年5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怀柔区借助科学城资源助推中小学科学教育腾飞
把国家一流科研院所变成学生“家门口的实验室”

 

连续4年获得北京市中小学生科学建议奖,在北京10个郊区中绝无仅有;在科技竞赛方面,全区青少年近年来获得国家级奖项510余个,市级奖项3280余个……记者近日走进怀柔区,了解近年来该区中小学科学教育腾飞的奥秘。

聘请科学家入校担任科技副校长

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的国家科学中心70%位于怀柔。“如何穿越校园与科研院所的围墙,将国家一流的科研资源转变为中小学开展科学教育的优质资源,成为这几年怀柔教委立足区域实际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怀柔区教委主任徐志芳表示。

从2019年起,怀柔区教委联系区内中科院9个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以及几家高新技术企业,聘请科学家到全区34所中小学担任科技副校长,实行分期聘请、动态调整机制。

科技副校长深度参与学校科技教育教学,一校一位,为各中小学引入密码学、人工智能、编程等校本课程50余项,培育和发展生命科学、天文、编程等特色课程40余项,“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科技教育特色品牌日渐凸显;指导学校开设观鸟、无人机、水科学等科技社团、兴趣小组200余个,开展各类高水平社团活动960余次;针对不同学段每周开设1次主题各异的科技板块活动,指导开展校园科技节、流动科技馆、天象全球直播等科学实践活动100余场次。

常态化的科学家进校工作,大大拉近了学生与科研一线的联系。在不同科研背景科学家的参与下,喇叭沟门小学的天文科学、怀柔一中的生命科学、怀柔一小的计算机科学等一批中小学特色科学教育项目陆续在校园生根发芽。

将院所科学课程、实验设施引入校园

随着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与发展,丰富的科研资源不断聚集,这是怀柔开展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底气。“以前学生想要参与科研实验,得去市里借用其他学校实验室,天不亮出发,回来时天全黑了。现在体制打通了,身边国家一流的科研院所就是孩子们‘家门口的实验室’。”怀柔区教委副主任乔玉波说。

宝山镇中心小学的科技副校长刘凤山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他将“天宫课堂”带进校园,为学生们做航天科普。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天眼”FAST总工程师姜鹏今年被续聘为怀柔五中的科技副校长,他带来小型射电望远镜设备,给学生讲述电磁波信号的发射与接收原理,让学生对天文观测产生浓厚兴趣。怀柔一小的科技副校长罗铁坚是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他带领研究团队专门给怀柔一小设计了密码学课程,深受学生欢迎,也拓宽了教师的教学思路。

怀柔区教委持续将院所科学课程、实验设施资源引入校园,让区域内中小学生有越来越多与科学教育亲密接触的机会。同时统筹中科院在怀科研院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在怀高新企业等科研资源,打造覆盖全区的研学课程,从今年3月起,更多怀柔中小学生可以走进实验室、科普基地参观学习、实践交流。乔玉波介绍,“未来,在中科院的支持下,怀柔学生的科技游学线路还将扩大至全国范围。”

做深学校科技教育 取得累累硕果

怀柔区做深学校科技教育,根据不同年级特点开设相应的科学课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结合怀柔科学城背景,在全区小学推广STEAM+编程课程,实现29所小学(含分校)三、四年级全覆盖,已开展编程课程5000余课时,受益学生13000余人,有效提高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此为基础,区科技节开展怀柔“科学城杯”中小学生创意编程竞赛、信息学奥林匹克活动、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等赛事活动,积极培养科技后备人才。

深度开展的区域科技教育取得累累硕果。截至2022年底,怀柔区第一中学等7所中小学被评为北京市科技教育示范校,怀柔一中、二中荣获国家级荣誉称号2项;全区中小学生荣获国家级一二三等奖352项,市级一二三等奖716项;学生连续4年获得“北京市科学建议奖”,怀柔区二中、九渡河学校连续2年在该项活动中成为唯一获此殊荣的郊区校。怀柔青少年在各级各类科技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510余个,市级奖项3280余个。

九渡河学校初三学生高海洋获得第14届北京市中小学生科学建议奖,项目为《关于推广九渡河镇药食同源植物人工种植的建议》。“我在学校的科技讲座中得知灰树花具有一定的抗癌功效,后来有机会到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进行实验,更深刻了解到灰树花、蒲公英的抗癌作用,我的家乡就生长着像蒲公英这样药食同源的植物,于是展开课题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学校、老师、家长给予我很大帮助,让我收获很多。”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中科院在怀科研院所、高新企业的教授、研究员和工程师34人受聘新一轮中小学校科技副校长,实现怀柔中小学全覆盖。34名科技副校长即刻“走马上任”,目前已举办科普讲座11场次,开设科学课程8门,成立机器人编程、人工智能等社团42个,开展科技活动18项,新一轮丰富多彩的科技教育实践正在火热展开。

□本报记者 任洁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