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北京市金融工会、中国金融工会北京工作委员会、北京市职工技术协会联合主办的北京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北京市银行业信贷审核专业人员技能竞赛决赛落下帷幕。
自开赛以来,来自政策性银行、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银行机构的5400余名信贷审核从业人员在竞赛中历练技能、展示风采,经过初赛、复赛、决赛层层选拔,涌现出一批优秀技能人才,形成创先争优、奋勇争先的良好氛围。
根据最终竞赛结果,吴蔡平等10名选手分获一二三等奖;成宇等10名选手获优秀奖。决赛前3名被授予“北京市职工高级职业技术能手”;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行等3家单位被授予优秀组织奖;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被授予最佳人才贡献奖;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行等8家单位被授予最佳风采奖;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行等7家单位被授予优秀团队奖。
吴蔡平在信贷审核专业条线从业10余年,办理业务金额超过万亿元。他熟练掌握各类信贷业务审核要点,办理了多笔创新型业务,主审的“中能建投风电绿色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荣获2022年金砖国家可持续发展大赛优胜奖。先后荣获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审批条线个人成就奖两次、北京分行劳动竞赛标兵两次,并获得北京分行技能达人等称号。
从对公柜员、公司客户经理到风险经理,袁媛在不断丰富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深入了解银企合作中的痛点、难点,在公司信贷领域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2022年以来,袁媛作为科技金融专职尽责人员,通过合理的方案设计为多家初创型企业解决了因“不盈利、轻资产、缺缓释”而面临的银行融资难问题。
2015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董琳加入工商银行北京分行丰台支行,先后从事个人信贷及法人信贷审查相关工作。信贷从业七年来,她工作谨慎细致,严格把控业务风险,注重日常沟通协调,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她先后通过注册会计师、会计师、经济师考试,并将会计与金融知识应用于信贷审查工作中,做到学以致用。
7年金融学孜孜苦读,10年业务前线冲锋陷阵,陈琳拥有科班出身扎实的经济学和金融学功底,同时又深谙一线业务实操,注重挖掘信贷材料背后的真相。从普惠小微企业到大型企业集团,从科技金融到在线融资,陈琳凭借丰富的知识储备,出色地完成了各类审查任务,成为浦发银行风险条线表现最突出的“守门员”。
温斌加入交行16年,从事公司授信审查工作13年。他工作严谨细致,敢于担当,始终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理念,在传统行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型贸易融资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审查经验。他通过加入专项工作小组的形式,深度参与多项制度优化及重大项目的推动,多次获得分行金牌培训师、优秀员工、部门之星等荣誉称号。
王贺男加入民生银行12载,一直坚守在公司业务风险管理条线,具备从贷前审批、贷中放款、贷后管理到清收处置的全流程工作经验,注重自身的专业提升,多次获得行内“优秀员工”“风控能手”等荣誉称号。工作中她始终将风险控制与业务发展有机结合,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不断增强风险管控能力与市场竞争力。
参加工作10年来,从信托业到银行业,于梦佳在工作中通过持续学习提升专业水平、丰富知识储备,取得了注册金融分析师资格。她在浦发银行工作期间先后从事小微企业、大中企业以及房地产项目专业审查,以审慎的态度和专业的风险把控能力,有效平衡业务发展与风险管控之间的关系,为全行的信贷业务发展保驾护航。
张慧自大学毕业后一直在银行系统勤恳工作,从基层岗位到业务管理,从风险管理到放款核准,从小企业贷款审查到对公专业评审,她积累了丰富的信贷工作经验。从业17年来,张慧放款核准的信贷业务近万笔,金额数千亿元,操作风险零发生;审查的小企业和对公授信上千笔,金额20余万亿元,均未出现重大信用风险。
刘玉香在北京农商银行工作10年,拥有9年信贷工作经验。她一直坚守服务乡村振兴使命职责,统筹涉农行业研究、经典案例编纂、信贷审核队伍建设等工作,致力于平衡发展与安全之间的关系,以科学合理的授信方案推动乡村振兴和首都重点领域融资服务提质增效。她曾获得北京农商银行金牌讲师、党纪法规知识竞赛优秀选手等奖项。
姚媛媛长期从事信贷审查及法律管理工作,熟练掌握银行信贷管理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她法律合规意识强,时刻把防控实质性风险摆在首位,严把信贷审核关,对全口径、全产品落实信贷风险穿透管理原则,将规范操作纳入全流程管理,注重贷款项目合规、可行性审查,合理设计贷款审批方案,助力提升支行信贷精细化管理水平。
□本报记者 刘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