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职工大讲堂
3上一版  下一版4
 
话说北京人的香椿情结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23年4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话说北京人的香椿情结

 

时近谷雨节气,北京有句老话:“雨前椿芽嫩无比,雨后椿芽生木体。”说的是谷雨之际,香椿长出嫩芽,鲜嫩味纯,醇香爽口,味道最佳。

吃香椿是老北京的食俗之一,又称“吃春”,以“椿”喻“春”,寓意迎接春天的到来。那北京人何时有了吃香椿的习俗?哪儿的香椿品质上乘、味道醇厚?香椿又有哪些吃法儿?今天就与读者分享一下老北京的香椿民俗……

老北京人吃香椿已有上千年

我国是香椿的原产地,栽植和食用的历史悠久。战国时《禹贡》称香椿为櫄(chūn)、櫄木。先秦古籍《左传》称香椿为橁(chūn),由此可见两千多年前香椿作为经济树种已有栽培和食用了。民间多称香椿为香椿芽、香桩头、大红椿等,因其嫩芽可做成各种菜肴,故有“树上的蔬菜”之称。北京人吃香椿始于何时,未见确切的史料记载,至少隋唐时已被食用。

明代《房山县志》载:“香椿芽,长沟峪、上方山等各村多产之。”香椿与黄精、大拐枣并称“上方山三宝”,该山曾有香椿庵,庵以树而得名,建于唐代。相传隋唐僧人在此刻经时,便食香椿树之叶,饮石井之水。因上方山之香椿树栽植历史极为悠久,故有“北京香椿故里”之称。

到了辽金时期,香椿已成为春日里京城的一道美味。辽代《南京杂录》载:“开阳门(今右安门外开阳桥一带)外多植椿,春日采鲜芽而食之。”金代《中都杂记》中说:“春日燕地以椿为蔬,喜之叶鲜味佳,实为上品。”

明代有关香椿的记述较多。博物学家谢肇淛(zhè)在《五杂俎》中云:“燕(北京)齐(山东)人采椿芽食之以当蔬。”医学家、太祖第五子朱橚(sù)在《救荒本草》称:“采(香椿)嫩芽炸熟,水浸淘净,油盐调食。”农学家徐光启《农政全书》也云:“其叶自发芽及嫩时,皆香甜,生熟盐腌皆可茹。”明代冬日还在为宫廷种植蔬菜的“官菜园”内设置暖棚,专为皇家种植香椿,所以《帝京景物略》有“元旦进椿芽、黄瓜,一芽一瓜,几半千钱”的记载。医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则称:“椿樗(chū)易长而多寿考”。在古人眼里,香椿被视为“长寿树”,故以椿年、椿令、椿桂、长椿、仙椿来祝福老人长寿。

清代有关香椿的记述也不少。大兴人潘荣陛在《帝京岁时记胜》中有“香椿芽拌面筋,乃寒食佳品”的记述。美食家袁枚的《随园食单》中记载了香椿头拌豆腐“到处有之,嗜者尤众。”医学家顾仲在《养小录》中说:“嫩香椿头,嗅之香气扑鼻,煎腐入一撮,梗叶转为碧绿,芽叶未舒。”李渔则在《闲情偶寄》中赞道:“菜能芬人齿颊者,香椿头是也。”晚清思想家康有为赋有《咏香椿》诗:“山珍梗肥身无花,叶娇枝嫩多杈芽。长春不老汉王愿,食之竟月香齿颊。”不仅写了香椿的外形特点,更写出它那别具一格的味道,让人唇齿生香。

清代时的北京,称春天采摘、食用香椿为“吃春”,有迎接春天之意。正因为北京人喜爱吃香椿,所以广为种植,由此京城便有了长椿街、香椿胡同、椿树街、椿树院、椿树巷、椿树胡同、椿树馆等以香椿而得的地名。

京郊哪儿的香椿最负盛名

早年间北京的香椿树很多,不少四合院里都植有香椿树,而城近郊区更多,人们多在房前屋后种上一两棵,甚至十几棵香椿树,而山区还有成片的香椿林,并以平谷东樊各庄、门头沟苇子水、房山圣水峪、昌平漆园、延庆沙塘沟、密云东智东村的香椿更为知名。

东樊各庄位于平谷区西北部,明代成村,因樊姓先民首来落户得名。据传清代乾隆年间就有香椿栽培。其香椿芽呈茶红色,香味怡人,脆嫩可口。据传清乾隆年间,京东闹春荒,久旱不雨,乾隆便微服私访,巡查民情。当他巡至东樊各庄时已是晌午,便走进路边小店。因春荒,没什么可口的饭菜,掌柜子便将半块豆腐拿出来,随后将门前刚刚长出的嫩香椿采下来切碎,拌进豆腐中。又将两个鸡蛋打成蛋浆,裹在香椿上,油炸之后酥皮爽脆。乾隆吃下香椿拌豆腐,只感到爽口滑腻、满嘴余香,而油炸过的香椿酥脆爽口,随即问掌柜的,这道菜叫什么名字?掌柜的说是乡野小菜,没个名字。乾隆见这油炸的香椿,外皮金黄,形状似鱼,随即赐名“香椿鱼”,意为年年有余,并将门前的香椿封为“百树之王”。

昌平区漆园村香椿久负盛名,据《昌平古村落史话》载:漆园香椿种植历史有800多年,曾为十三陵贡品,而今为北京地理标志产品“高口红椿”。该村地处山区,特殊的地理环境适合红椿生长。其特点是叶、柄、梗均呈紫红色,芽肥嫩,味道醇香。村内曾有一奇景,谓之“古槐抱椿”,即在参天古木的分叉处形成了一个中空树洞,从树洞里生出一棵高达十余米郁郁葱葱的椿树,更奇特的是椿树旁还钻出一棵有杯口粗细的小榆树,椿树和榆树和谐地生长在老槐树的树干中空处,根系也深入老槐树深处,那情形仿佛祖孙三代紧紧拥抱在一起,形成三树合围母异树同根,蔚为奇观。

苇子水位于门头沟区东北部,四面环山,据传已有500多年的香椿栽植历史。这儿的香椿头大抱拢,香味馥郁,色泽光亮,肉质鲜嫩,口感独特,自古有“红头香椿”之称,明清时曾作为贡品专供皇宫。明初,该村宗祖高氏从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到此,发现此地芦苇茂盛,根下浸水,便在此定居,取名“苇滋水”,后谐音为“苇子水”。当年第一代移民时将老宅中的两棵香椿树幼苗一并带上,后被栽种在这里,几年后长成高大的香椿树。每年谷雨吃到鲜嫩的香椿时,便好像回到了故乡。此后香椿树的种植越来越多,并成为当地特产。

东智东村位于密云区溪翁庄镇,民谚有“东智东有三宝,青水杏、黄米草、香椿芽子买到老”之说。其独特的石灰岩风化土和大黄土相融合的土质,成就了该村香椿的远近闻名。其颜色鲜艳、香味浓郁、食香满口,而采摘季可持续到5月中旬。

北京人吃香椿颇有讲究

谷雨时节采香椿,老北京人不说“采”,也不说“摘”,而是说“打香椿”。所谓的“打香椿”,就是用钩子勾、拧、掰等方式,将香椿一束束地从树上摘下来。这一个“打”字,透着浓浓的京味儿。由此采下来的香椿,叶芽完整,没有任何损伤,便于食用。若扎捆起来,显得格外的鲜嫩而清香,可作为春日时令菜蔬,送与亲朋好友品尝。

“打香椿”的时令性很强,最佳时节是每年的四月中下旬,即谷雨前后几天。俗话说“雨前椿芽嫩无比,雨后椿芽生木体。”意思是谷雨前后是吃香椿的最佳季节,此后因香椿芽变老而难以食用,所以人们用“门前椿芽嫩无丝”来形容谷雨时的香椿最嫩、最鲜、味道最佳,而所说的“无丝”,即嚼之无渣,口感新鲜。若不及时采摘,香椿越长越大,由红变绿,渐渐变老,就失去了鲜嫩的味道。

老年间北京人吃香椿有“三品”之说:一曰黑香椿,其下部略呈乌色,叶片为紫红色,香味浓郁,肉质肥嫩,入口无渣,是为上品;二曰红香椿,色泽淡红,香气扑鼻,鲜嫩无骨,稍次之;三曰青香椿,色为翠绿,有清香,味淡雅,又次之。

在香椿的吃法上,北京人也颇有讲究,常见的吃法就有七八种,如香椿摊鸡蛋、香椿豆儿、香椿拌豆腐、炸香椿鱼儿、腌香椿、香椿泥、香椿蒜汁、烙香椿饼等,这些做法均简单,色香相宜、各具风味。

香椿拌豆腐是许多北京人的最爱,著名作家汪曾祺曾在一篇名为《豆腐》的文章里写到:“香椿拌豆腐是拌豆腐里的上上品。嫩香椿头,芽叶未舒,颜色紫赤,嗅之香气扑鼻,入开水稍烫,梗叶转为碧绿,捞出,揉以细盐,候冷,切为碎末,与豆腐同拌(以南豆腐为佳),下香油数滴。一箸入口,三春不忘。”香椿拌豆腐,初闻无香味,但吃到嘴里却不一般,只感到爽口滑腻、满嘴余香。

香椿最典型的吃法是香椿摊鸡蛋,这种吃法最能保留香椿最原始的味道。其做法是将香椿头洗净,用开水烫一下,再捞出放入冷水变凉,捞出过凉切末。将鸡蛋磕入碗内,加入香椿、盐、料酒,搅成蛋糊。炒锅注油烧至七成热,将鸡蛋糊倒入锅内,翻炒至鸡蛋嫩熟,淋上少许熟油,装盘即可。金黄翠绿相间,香椿味浓,味道香辣鲜美。

油炸香椿鱼,是将新采摘的香椿芽,蘸上鸡蛋调成的面糊,油炸过后食之酥皮爽脆,具有健胃理气之功效。

香椿芽也可以腌成可口的小菜儿,其做法是把新鲜的嫩芽在背阴地方晾得半干,然后在小瓮坛子里一层层叠码上来,每层都撒上精盐,然后封口,腌制十余日即可食用。

春日里北京人吃炸酱面时,更离不开香椿,将腌好或焯过的香椿当菜码儿,与青蒜、黄瓜、豆芽儿、小萝卜丝拌在一起,更是有另一番味道。

主讲人介绍:

户力平 北京史地民俗学会会员。多年业余从事北京文史研究,特别是北京地名、风物、民俗及古村落研究,并在《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劳动午报》等报刊发稿千余篇。已出版《光阴里的老北京》《北京地铁站名掌故》《京西海淀说故》《香山传说》等。

□主讲人:户力平 文/图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