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始建于元代,形成于明代,清代以后不断丰富完善,最终形成了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全长7.8公里的城市建筑群,被梁思成先生称为“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
中轴线上最著名的建筑,无疑是北京故宫。它建成于明永乐年间,集历代宫殿建筑之大成,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据史料记载,北京故宫于1406年开始筹建,1420年完工,总共用时14年。但实际上这其中前11年都在筹备材料,直到1417年才开始动工,之后只用3年便完成了建造。这个速度之快可谓惊人!那么,北京故宫为什么能在短短3年内建成?这要归功于其独特的建造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
这是一套具有严格施工法和施工工序的古建筑营造技艺,使故宫的建造就像“搭乐高”一样快捷。中国古代建筑最大的特色是以榫卯相连的木质结构。早在宋代的建筑学著作《营造法式》中,“用材之制”就已经成为了建造技术的关键,简单地说就是“将木材标准化”。只要确定了建筑物的等级,其选用木材基本单元的尺寸就能够得以确定,而这个建筑物的尺寸也能够以一种“模块化”的方式确定下来。含木材尺寸在内,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共包括“瓦、木、扎、石、土、油漆、彩画、糊”八项技艺,从建筑材料到用色、做法都有严格的规定。故宫的匠人们以“口传心授”的方法把这套传统“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一直传承至今。
中轴线上民俗文化最集中的区域,非天桥莫属。这里曾是北京城最热闹的百姓娱乐场所,也是多种曲艺和杂技的表演场地。著名诗人易顺鼎在《天桥曲》中写下脍炙人口的诗句“酒旗戏鼓天桥市,多少游人不忆家”,是对老天桥一带热闹场景的生动写照。如今天桥建筑已不复存在,但天桥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仍得以保留,如曾经盛极一时的“天桥中幡”和“天桥摔跤”,都是深受百姓喜爱的表演项目。耍中幡源于晋朝军队,所谓“幡”,是一种表演用的旗,旗面绣有吉祥图案或文字。表演时艺人们用身体的不同部位将中幡托起、舞动出各种花样,险象环生、刺激好看。这种表演尽显武勇与智慧,曾是清代朝佛、庆典等走会活动的必备项目。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天桥中幡”参与了暖场演出,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国的国威。与中幡表演不同,“天桥摔跤”在表演的同时,还要配合双方演员幽默风趣的语言,逗得观众捧腹大笑,俗称“武相声”。当然,“天桥摔跤”并非仅靠耍嘴,艺人们的真功夫也要过硬。据说“天桥摔跤”拥有50多种徒手训练方法、10多种器械、上百个技术动作。有说法称天桥摔跤“大绊子三十六、小绊子多如牛毛”,就是形容其技法之多。
最后还要说说中轴线上的前门大栅栏。京味儿特色的商业文化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数不胜数:六必居酱菜、全聚德挂炉烤鸭、月盛斋酱烧牛羊肉、都一处烧麦、内联升千层底布鞋、同仁堂中医药……这些在北京老百姓餐桌上、衣柜里司空见惯的“老字号”传统技艺,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老字号”技艺经过上百年的沉淀,工艺独特、复杂、严谨,称得上“讲究”。六必居酱菜讲究“秫稻必齐、蘗麯必实、湛炽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制作出的酱菜素以酱香浓郁、鲜甜脆嫩著称;内联升布鞋讲究“尺寸准确、手法熟练、力度适宜、用心细致”,一双千层底布鞋要经过90多道严格工序才能完成;同仁堂中医药讲究“处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将传统中医药与宫廷制药相融合形成了独有特色……老字号的生意不仅讲究商品过硬,诚信、热情、周到这些品质也深深印在其经营理念中,形成了大栅栏地区特有的商业文化。
如今,当我们畅游在北京中轴线,惊叹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和雄伟气魄的同时,也不要忘记不论是皇家建筑代表北京故宫,还是民间万象代表天桥,又或是商业街区代表前门大栅栏,为北京中轴线带来温度的,是悠久历史中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北京中轴线的底蕴所在。
□李泽坤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