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一位老师上课表演劈叉的视频,说是为了兑现对学生的承诺,鼓励学生背书。我也曾经有这样一位可爱的语文老师,我们一直叫他“王老头”,后来才知道他那时最多40岁。
未曾谋面,先闻其名,入学的名单上赫然写着班主任的“芳名”叫玉英。就是这位瘦瘦矮矮,貌不出众的一个小老头,带我们开启了语文之旅。
听王老师的课,从来没有打瞌睡的时候,他从不拘泥课本,引经据典,妙趣横生。讲李白,他能从李白的某一首诗,说出李白很多的名句,让我们全方位了解李白的生平和性格;讲到《周总理,你在哪里》,他会讲到周总理打满补丁的睡衣,讲到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悲怆;讲到《学与做》,他说起自己在上师范的时候失去了一次接触钢琴的机会,还自嘲说:“怪不得我当不了钢琴家呢,都怨那个高年级同学没让我摸那台钢琴。”
王老师的语文课上我学到了太多课外的东西,他通过一个故事教给我们怎么规范使用标点符号。例如:“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光这几个字就能够用标点符号分出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不同的句式。在讲古文的时候,他会用一个小笑话告诉我们“而”的不同用法:“当而而不而,不当而而而,而今而后,已而已而。”意思是应当用“而”的地方不用“而”,不该用“而”的地方却用“而”,现在这样用,日后也这样,你的水平也就不过如此了。让我们在欢声笑语中记住了“而”的用法。
为了鼓励我们背诵古诗,王老师在班里进行了一个比赛,奖品是卖了班级废品买的几支铅笔。我们各个摩拳擦掌、积极准备,记得那次拿到了心心念念的奖品,一支小小的铅笔被我视若珍宝。
全班同学都为王老师的才华折服,他笑着说:“我以为你们是被我的帅气折服呢,遗憾!”
印象最深的是那次“成语大赛”,每个同学表演一个动作,其他同学猜动作表达的成语。记得我在黑板上画了几条横线,然后将黑板擦放上去,哪个横隔中间也放不下,代表的意思是“格格不入”;班长和他的同桌用一根针假装刺破手指,然后展示涂了红墨水的一张纸,表达“一针见血”的意思。
成语大赛气氛热烈,班主任桌子上放着一把糖,每一个猜对成语的同学都会得到王老师飞掷过来的一块糖。一整节课我们都在欢声笑语中度过。最后桌子上还剩下两三块糖,王老师美滋滋地笑着说:“这两块糖我占便宜啦,带回去给我儿子吃。”那堂课,我们班教室外挤满了外班的学生,羡慕地看着我们。
毕业后经常去看望王老师,一直到几年前我们几位同学还围聚在老师周围拍了一张照片。当年的笑声犹在耳边,可是当年可爱的“帅老头”已经不在了。但好的教育宛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留在每个人心里。
□祝会敏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