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图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体验农耕文化 感受田间乐趣
网络流行语剧增 疏比堵更有效
为“星星的孩子” 插上腾飞的翅膀
江苏徐州: 铁路安全进校园
紫砂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长城保护小分队” 在行动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4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络流行语剧增 疏比堵更有效

 

随着中国网民的与日俱增,达到如今的10多亿人,网络流行语的大流行也让这个以往是小众语言的交际工具,成为了大众社交文化的一部分。以至于网络流行语成为了与汉语书面语、汉语口语并驾齐驱的交际语体。面对这个现状,无需大惊小怪,应当采取正视与包容的态度,让网络流行语进入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

稍微对汉语发展史有所了解的朋友都知道,博大精深的汉语言也是在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中,大浪淘沙发展成为如今的规模。有了汉语、汉字的文化承载,中华文明才能得以经久不息,以其巨大的魅力屹立在世界东方。在这其中,每个时代的语言习惯、语言风格也是多彩多姿,但最终还是无情地淘汰了那些没有特色、没有底蕴的语言,保留住了语言精华并流传至今。

因此,汉语言本身自有其过滤池作用,把优质的留下,把粗俗的无情淘汰。这些年来我们的新词汇产生最多就是在互联网上,它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用语,更能反映我们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近日我看到有关一则网络流行语的普及程度的数据,更加感受到一个趋势:对那些以青年人发明,以青年人为主要使用群体的网络流行语,需要以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让网络流行语成为汉语言语库的有效语言资源储备,自行过滤,自行完善。

据中国青年报社对1217名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3.8%的受访青年在日常表达中会使用网络流行语,60.8%的受访青年反感不分场合地使用网络流行语,74.6%的受访青年认为应分清场合、理性使用网络流行语。

在我的印象中,这个调查已经连续多年举办。我注意到,为何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对网络流行语情有独钟?原因是用网络流行语可以更加迅速快捷、调节气氛,加速沟通、方便实用。因此,我以为,网络流行语是青年人对汉语发展的一个创造和丰富。网络流行语反映了时代和文化的发展,一些带有缩写的词语,则体现出现代人快餐式的交流方式。在此意义上来说,网络流行语就是一种快餐文化的代表。

正如我们在日常吃饭时,也未必每餐都是正餐,有时也会辅之以快餐。有人还形象地把网络流行语比作零食,偶尔吃吃是可以的,未必天天吃。而且还可以与朋友分享,但是毕竟不是主餐。明白这个道理,就知道了如此多的青年人对网络流行语的热情拥抱,也是看中了它的形象和快捷。毕竟它比一般书面语更加生动形象。

的确,网络语言既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对于它的一些弊端没必要放大,堵不如疏,让那些低级粗俗的网络语自然淘汰。

在我的记忆中,网络流行语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历史,虽然每年都出现了无以计数的网络语,但是因为是泥沙俱下,诸多低俗的流行语早已经被淹没在滚滚的历史洪流中。而那些优秀的网络语,最终还被陆续收入到权威的《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很多意蕴丰富的网络语,如后浪、朋友圈、退群、秒杀、开挂、洪荒之力、巨婴、躺平、凡尔赛、C位等等都持续地被全社会使用,成为大众语言的一部分。

看来,利用好网络流行语,可以更加地凝聚社会共识,是收集研究舆情民意的重要信息库。当然在使用中也要注意使用场合,把握量度,摒弃低俗,让网络流行语成为社会沟通交流的新工具。

□赵强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