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生事物,职业陪诊师的存在确有其合理之处,也确有现实价值,但其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这般现实下,对各相关方而言,需要去做的事情,不是将其一棍子打死,也不是喊打喊杀,而是应该想办法补短板,解决陪诊行业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让这一行业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荨麻疹隔几天就犯,该看中医还是西医,去哪家医院好”“父母三天两头就要去医院,我和老公在外地有心无力”……近年来,现实需求催生出陪人看病、替人取药、帮人问诊的陪诊师职业。一方掏钱买服务,一方收钱来帮忙,本是两全其美的事,但记者在采访时发现,陪诊行业存在难以获取信任、资质监管欠缺、陪诊师与患者之间边界难以把握等问题。(3月27日《工人日报》)
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一个新兴的职业应运而生:职业陪诊师。职业陪诊师的出现,让“陪人看病、替人取药、帮人问诊”有了明确的价格,一方面,这对患者的家属来说,是一种“减负”;另一方面,这也满足了不少独居人群的现实需求。一时之间,职业陪诊师备受关注。
职业陪诊师的出现是市场的产物,但因为是新生事物,也存在一些现实的问题。比如,陪诊师如何获得患者的信任,这是一个大问题,作为患者的“临时家人”,陪诊师首先要做的是取得信任。患者会担心自己找的陪诊师服务质量不高、不专业,遇到问题无处投诉,而陪诊师认为与患者之间的边界、尺度和分寸感难以把握。此外,陪诊师目前尚不需要专门的培训,不需要考取任何的资质,也没有学历限制,群体素质参差不齐,陪诊行业没有行业标准,监管部门没有办法进行全方位的监管……种种问题的存在,是陪诊行业无法回避的痛点,也是陪诊行业一直未能形成规模的重要原因。
作为新生事物,职业陪诊师的存在确有其合理之处,也确有现实价值,但其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这般现实下,对各相关方而言,需要去做的事情,不是将其一棍子打死,也不是喊打喊杀,而是应该想办法补短板,解决陪诊行业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让这一行业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如何让陪诊市场健康发展?这需要多措并举。一则,对相关部门而言,应尽快出台行业指导性文件,对陪诊师的培训、职业资格、机构等进行严格把关,让陪诊师有统一规范的“输出口”,既要保护好患者的权益,也要保护好陪诊师的权益。二则,要厘清患者与陪诊师的法律关系,如果陪诊师与患者及其家属发生纠纷,权利与义务如何界定,应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三则,还要建立相关的行业协会,在监管部门、司法机关之外,应当有一个第三方的协调机制,既要保护各相关方的权益,也要减少对司法资源的浪费。
陪诊师不只是一份简单的工作,也是一份充满阳光与温情的职业。只有对陪诊市场进行规范管理、建章立制,才能让这一行业的发展行稳致远,也才能让每一名患者都能感受到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的“红利”。
□龙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