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跳动、鼠标飞舞,随着一行行数据输入,一条条红、黄、蓝线条生成,一扇窗户、一扇门、一座洗手台、一个卫生间、一面墙、一间房屋……陆续跃然出现在电脑上,现场安静得只有键盘和鼠标的敲击声,大家都屏住呼吸,全力思考怎么在电脑上“建”起房子。这是第三届“北京大工匠”选树活动之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员实操比赛现场。
据介绍,本次比赛由北京市总工会主办,北京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北京市职工技术协会承办,北京建工培训中心协办。比赛有9名选手参赛,他们都是各企业建筑信息模型应用领域的精英,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战经验。
比赛裁判长、专家组组长张志宏介绍,本次比赛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个部分是基础条件评分,考察参赛选手的职业道德、工匠精神、绝技绝活、所获奖励、科研、为单位创造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技能传承等情况。第二部分是个人综合答辩,要求参赛选手介绍本人的绝活绝技应用与工匠精神体现情况,并站在企业、行业角度评述当前阻碍BIM应用的技术因素及可能的解决方案,同时展望未来3-5年的BIM应用前景,考察参赛选手的工匠素质和领军能力。第三部分是现场比赛(理论考试+实操比赛),考核参赛选手对建筑信息模型基本概念和技术内涵、相关标准、实践知识等的掌握程度及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其中,实操比赛主要考核参赛选手建筑、结构、机电多专业的模型创建能力、模型协调能力、图纸生成能力、可视化展示能力、施工模拟能力和建筑信息模型项目应用的策划能力。实操比赛其中一道题是要求选手在电脑创建一栋2层的公园服务驿站,部分选手娴熟地创建出可视化的建筑、结构、水暖电专业齐全的服务驿站模型,普通人也能一目了然,其模型创建速度之快和质量之高展现了北京大工匠的水平。
“本次比赛主要检验选手们的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综合能力,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氛围,通过赛事,有助于提高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这一新职业的行业影响力,对北京市推广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张志宏说。
□本报记者 马超/文 实习记者 曹立栋/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