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写
3上一版  下一版4
 
全流程比拼“平稳度”和“精确度”
点单派单进乡村 延庆群众足不出户学非遗
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检查现场教学
北京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提质增效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23年2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活“加减乘除”法
北京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提质增效

 

大气、水、土壤、生态、固废、机动车以及生态空间保护等,过去的2022年,北京市共组织实施了10方面58项综合执法重点任务,查处各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1.53万起……这一年,北京市生态环境执法工作用活“加减乘除”法,持续提升综合执法效能,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有力执法保障。

勤用加法 精准发现解决问题

2022年8月,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总队队员刘健楠在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平台上收到了一条问题线索,“海淀区绿谷汽修集群区域VOCs数值明显高于周边。”刘健楠立即在区域开展巡查,最终发现某企业调漆间敞开作业,且厂区里2台正在作业的叉车排放超标。

这是一次典型的“监测发现异常——执法核实——现场固定源+移动源综合检查”的执法模式应用场景,也是北京市生态环境执法部门执法模式的常态。以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明确执法重点和方向;以监测数据为依据,提供靶向治污的技术支撑;综合执法快速响应,精准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一次进门,全面“体检”,有力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效能,实现工作闭环。

善用减法

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前期我们通过全国排污许可管理信息平台了解了企业的排污设施、自行监测、在线监控等情况,发现自行监测的频次有点问题,今天来现场主要是核实下情况”。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总队队员温保印正在对一家单位按证排污情况开展执法检查。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北京市生态环境执法部门在执法工作中坚持宽严相济,对恶意违法行为“严”字当头,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推行服务型执法,为守法企业减负,让营商环境更有温度。2022年,全市生态环境部门办理不予处罚案件340起。

活用乘法

切实提升执法效能

“看不太清,把画面再推近一点。”在一次流域专项执法过程中,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总队二支队支队长徐瑞果发现了一处可疑点位,让技术人员降低无人机飞行高度,画面中出现一个排污口,外排水水质浑浊,“把这个点位记录下来,到现场核查一下,取个水样。”后续,执法人员对该点位开展现场检查,并进行取样检测,检测结果显示部分污染物排放超标。检查组立即将问题移交给了属地,做进一步调查处理。

北京市生态环境执法部门积极探索“智慧执法”模式,借力大数据发现排查问题,强化热点网格、自动监控、遥感、走航监测等科技手段支撑,有了“千里眼”,执法效能大幅跃升。按传统的现场检查模式,一个执法组一天最多能检查5家企业,如果遇到大型企业,检查一遍可能要好几天。现在通过自动监控系统,就可以实时了解全市550余家重点单位的排污情况,前端精准感知、预警,及时查处;运用热点网格系统,对污染物浓度异常区域精准排查,巡查问题发现率近80%;在全国率先启动臭氧高值区报警功能,增强精准执法能力;使用机动车遥感与黑烟抓拍非现场筛选超标车辆,形成“线上+线下”筛查监管机制。

巧用除法

切实解决扰民难题

2022年6月,家住大兴区黄村镇的市民向12345反映附近一家餐饮店空调设备噪声扰民。了解居民诉求后,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总队队员闫岩立即前往核实,发现该餐饮店空调设备外机未采取降噪措施。结合执法经验,闫岩指导企业制定整改方案,现场给居民讲解餐馆的改进措施。5天后,该餐饮店整改完成,妥善解决了噪声扰民问题。闫岩表示,“我们不仅仅是解决具体问题,更是在这个过程中,做双方沟通的桥梁,大家熟悉了,互相理解互相体谅,以后这种事就少了,即使有事,底下一沟通也就容易解决了。”

北京市生态环境执法部门在工作中除疑难杂症、解污染扰民难题,持续从源头化解,“谁执法谁普法”,对重大典型问题和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以案释法,引导排污单位自觉守法;注重帮扶和服务,深入推进问题整改,加强普法宣传,畅通沟通协商渠道,从源头解决问题;曝光典型案例,震慑环境违法行为;除了“修外功”,坚持“强内功”,开展贯穿全年的执法大练兵、自动监控监管能力提升培训等,进一步夯实全市生态环境系统服务型执法能力基础。

□本报记者 孙艳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