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家教园地
3上一版  下一版4
 
自己家孩子愿意和“坏孩子”交朋友, 家长该怎么办?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23年2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己家孩子愿意和“坏孩子”交朋友, 家长该怎么办?

邰怡明 绘图
 

家长发现跟自己家孩子走得最近的居然是几个成绩不好、调皮捣蛋的孩子;以前从不欺负同学的孩子,居然跟几个“坏小孩”一起搞恶作剧……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有同伴交往的需求,也逐渐对身边的朋友有了亲疏远近,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朋友圈。考虑到孩子心智还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很多家长担心孩子长期跟“坏小孩”交往会被带坏,此时,家长应该严肃批评孩子吗?家长可以直接要求孩子不能跟这些“坏小孩”交往吗?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时女士 公司会计 女儿 13岁

谨记孟母三迁的故事 关注孩子的交友选择

女儿长大了,独自接触社会的机会也越来越多,然而孩子的心智还未成熟,虽说“吃一堑长一智”,但我认为孩子朋友的选择一定要慎重,作为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成长环境,一旦发现有影响孩子成长的因素存在,要及时帮助孩子改正。

一年前,女儿在家上网课的时间比较多,整天不出屋门,刚开始我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但偶然一次,我发现女儿桌上竟然多了很多化妆品,而且经常躺在床上跟同学聊天。我试探性地了解她的这几位同学,在班上成绩都不是很好,朋友圈发的照片也是相当“成熟”,那几位根本不把学习当回事。我当时十分焦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真的害怕女儿会受到影响,把更多的心思花在梳妆打扮上,从而影响学业。

刚开始我还有点犹豫,要不要很严肃地告诉孩子这件事的严重性,孩子能不能接受,会不会适得其反……后来,想到孟母三迁的故事,让我下定决心要让孩子跟这几个同学减少来往。

经过深思熟虑,我找女儿聊了一个晚上,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到人生意义,再到孟母三迁的故事。我本以为孩子能接受,谁知道,孩子一直坚持自己的观点,她说自己的朋友自己决定。不过我从学习对人生的重要性方面很严肃地跟孩子讲,还发动全家人的力量,最终让孩子放弃了自己的坚持。现在孩子已经回归到正常的学习状态,我觉得这个决定还是挺对的,毕竟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任务,一旦错过就无法挽回了,家长们还是应该提高警惕,做好孩子的保护人。

王先生 摄影师 儿子 10岁

尊重孩子的交友权利,不替孩子选择“朋友圈”

儿子现在10岁了,在儿子成长的道路上,遇到过很多问题,其中择友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通过观察儿子身边的朋友,我也更加了解儿子,在今后儿子成长的过程中,可以有的放矢帮助儿子改正缺点,完善人格。

在孩子择友的问题上,我认为家长不用过度担心,孩子的朋友都是阶段性的。回想我们自己的成长经历,真正能始终陪伴我们成长的朋友很少,所以,我的观点是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交友权利,不替孩子选择“朋友圈”。我一直认为孩子没有好坏之分,好孩子、坏孩子不过是成人给他们贴的标签。成绩好的孩子的确有勤奋努力的一面,但一些成绩不好的孩子身上往往也有着重感情、讲义气、见多识广的优点,所以我们做家长的一定不要先入为主。

作为一名父亲,我觉得家长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教给孩子正确识人、交友的方法和原则就好,给孩子一定的交友权利。我的择友观是交朋友不是看成绩,更不是看家境,而是看孩子是否善良、正直、诚实等等,我从不会直接跟孩子说不能和“坏孩子”一起玩,而是跟他分享我看到的一些不好的行为,让他不学习,讲好原因,一步步引导他,让孩子明辨是非,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友谊,这样孩子才能拥有一个更好的交际圈。

杨先生 文化公司职员 龙凤胎 8岁

不干涉孩子交友,但会及时纠偏

作为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好的教养,有全面和健康的发展,但是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小区,当孩子年龄小、分辨能力不强的时候,很容易和一些“坏小孩”交朋友,这时候家长普遍会很担心自己的孩子学坏,我来说说我的看法吧。

我家里是龙凤胎,两个孩子8岁,都在上小学。我的这两个孩子不是很有主见,很容易受人影响,我和爱人带着孩子去亲戚家做客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如果亲戚家的孩子很活泼,我的两个孩子也会在短时间内被影响得活泼好动,如果亲戚家的孩子很文静内向,我的两个孩子也会表现得很听话、很乖,所以我觉得这时候父母恰当的引导非常重要。我会在家里不同的位置放置很多孩子能看得懂的绘本,从小就带着孩子们一起阅读,并且会给孩子讲很多文明礼貌、个人修养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会潜移默化对孩子产生影响,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懂得文明用语。

我觉得孩子还是要接触真实的世界,所以我不会干涉孩子在学校的交友,哪怕是所谓的“坏小孩”,但是,当孩子出现一些不好的言行时,比如骂人、捉弄别的孩子,我会及时制止,并给孩子讲道理,以温和、娓娓道来的方式,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好的行为,什么是不好的行为。并建立强烈的自省意识,不盲目地跟随别人,不随便受别人影响。这种方法总体来说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教育是长久之计,既尊重孩子,又及时纠偏,才能让孩子发展得更好。

北京市先进工作者、丰台第五小学教师 邓艳芳

父母对于孩子在同伴交往中要加以恰当的引导

在青少年儿童成长的过程中,特别渴望与小伙伴相处,可以说,同伴关系是影响儿童健全人格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性发展。但由于孩子的心智尚未成熟,对于是非对错的辨识度不是很清晰,所以更需要父母对于孩子在同伴交往中加以恰当的引导。

生活中家长发现其他孩子跟自己的孩子走得很近,而这几个孩子偏偏是成绩不好、调皮捣蛋,自己的孩子因为他们而变得开始欺负同学。我想,很多家长遇到这样的情况都会在潜意识里想:我家的孩子从不这样,一定是被他们带坏了。大部分家长会立即阻止自己的孩子与这些孩子的一切来往,还会狠狠地批评孩子“交的都是什么朋友”。其实,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不能生硬地阻止自己的孩子与这些“坏孩子”交往,反而要循循善诱地帮助孩子厘清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个时期,更是考验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智慧时刻。

当孩子的行为与家长的期望值大相径庭时,特别需要家长采取积极应对策略,尝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沟通效果好,便可以引导孩子与小伙伴更好的相处;沟通效果不好,不仅不能帮助到孩子,而且会使得亲子关系变得糟糕,孩子会认为家长与他形成了对立面,从而形成亲子沟通鸿沟效应。为此,家长们可以尝试如下策略:

首先,面对“闯祸事件”,一起面对解决。当孩子与那些“坏孩子”一起闯祸了,作为家长不要一味地埋怨、指责孩子。我们的原则是“不要伤害孩子”,要与孩子共同面对,一起解决,让孩子充分感受到爸爸妈妈对他的帮助与关爱。今后类似的“闯祸事件”,发生的概率就会少一些。

其次,精准表达想法,进行有效沟通。待事情处理过后,家长要和孩子坐下来,认真地进行沟通。这也是特别重要的环节。在沟通中我们可以尝试“有效沟通三步法”——

呈现客观而不是主观。家长在与孩子交流的时候,不要轻易主观判断:你的朋友不行,要跟他们断交,这些“坏孩子”都把你带坏了。这样的表达会伤到孩子,认为自己连交朋友的能力都不行。我们可以换个表达方式:爸妈知道这样的情况发生不是你所希望的,你现在怎么看你们的行为?这样一来,既让孩子感受到家长是理解的自己的,还能更多地让孩子表达感受。

表露感受而不是批判。孩子说完自己的想法之后,我们可以采取“当……时候+我觉得+因为”这样的话术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样才能让孩子深刻感受到家长不是简单、粗暴地批评我,而是自己的行为真的让家长很担心。

提出请求而不是要求。最后,尊重的同时要设置底线,家长要教会孩子当同伴提出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判断要不要做,正确的可以,不正确的坚决不要做,该拒绝的时候要拒绝,要表达出爸爸妈妈相信你的判断,当你不清楚该做不该做的时候,可以随时来问爸爸妈妈,我们愿意随时帮助你。

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青少年时期的同伴交往尤其重要,他们有着更多的共同语言,另一方面,他们更想从同伴、集体对自己的反应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进而完善自己。良好的同伴关系会促进儿童社会价值的获得、社会能力的培养,学业的顺利完成以及认知和人格的健康发展。

本报记者 余翠平 杨琳琳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