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40天的春运已经拉开大幕。近日,记者跟随北京西站地区小型消防站消防救援人员,穿梭在火车站广场、候车室、配电间、设备机房、地下车库,以及餐饮区、办公区、商业区,对固定消防设施完好情况、消防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情况进行排查,随时发现并处置各类潜在风险。
旅客回家的心情充满着喜悦,防火监督员为旅客解答咨询问题的同时,还现场为他们发放了消防宣传册,并讲解火灾风险指南,保障他们回家的旅途顺利平安。走进站区内一家餐厅的后厨,防火监督员检查了灭火毯、灭火器等防火设施,同时询问了油烟管道的清洗情况。“烟道60天至少清洗一次,避免发生火灾隐患。”防火监督员反复叮嘱餐厅工作人员。
北京西站地区消防监督处副处长张伦表示,“针对春运安保,我们以火车站为中心,辐射周边每片区域、每栋建筑、每个单位,通过全覆盖‘拉网式’监督检查,核实全部单位情况、摸清消防工作底数、查清突出隐患台账,做到无盲区、无死角、无遗漏。我们还对全部服务保障人员开展了多次‘一警六员’培训。”
在织密“防火网”的同时,灭火救援力量也加强了安保措施。据悉,和往年不同,今年,北京市重点站区消防部门增设人员与装备,已向北京站、北京西站、北京南站和丰台站四大火车站派驻了专业消防救援力量,每天24小时为春运保驾护航。
此外,记者还在北京西站指挥调度中心看到了春运消防安保的“技防”。调度中心里设置了“北京西站智慧消防物联网大数据平台”,可以监控西站所有单位的突发火情。“例如某个餐厅的烟感报警器检测了烟雾,平台会实时收到预警,并第一时间进行核实,一旦确认是火情,会立即联动各方力量进行处置。”正在值守的消防巡查工作人员介绍。
□本报记者 周美玉/文 彭程/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