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全国人民都在倡导勤俭节约之风。学会过“紧日子”,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在北京文化里,勤俭节约一直占有很重要的分量。老北京的传统中,都把节约视为美德,将勤俭持家当做居家过日子的法宝。在很多老北京的人的家里,“勤以修身 俭以养德”的格言被摆在了中堂上。那么,老北京有哪些颇具特色的勤俭持家的好招式?近现代的北京文化名人中,他们又是怎样身体力行、勤俭节约过日子的?
北京人勤俭持家方法多
北京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城,这里的居民历来有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并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之处。
存钱罐儿:古称“扑满”,初为用泥烧制而成的陶器。圆体,平底,顶上有一细长的孔,可放入钱币。这种存钱罐儿是只进不出,要打破后才能将钱取出来,类似于现代人使用的储蓄罐(盒)儿。早年间,不少京城人家都有一个存钱罐儿,将平日不用的零钱存在里面,多是硬币,日积月累,便积少成多。而大人们常常教育孩子不能乱花钱,并给他们一个存钱罐儿,将平时给的零用小钱儿,尤其是过年收的压岁钱存在里面,使孩子们从小养成不乱放零钱和不随意乱花钱的节俭习惯。
记账本儿:俗称“流水账”。早年间,京城的许多家庭都有记账的习惯,也就是用一个专门的本子,将家中的日常开销记录下来,包括购物时间、物品名称、数量、单价、合计费用等,且每笔账都记录的很仔细。每个月还有一个“小结”,将当月的开销与上个月相比较,看看增加了多少,减少了多少。通过这种“记账”方式,可以发现哪些方面的开支大了,需要控制,哪些方面需要增加。当买则买,不该花的钱绝不多花一分钱。账记得越细,日子过的才越安稳。
针线笸箩:俗称“线笸箩”。“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是流传已久的一句口头禅,体现了人们勤俭持家的又一面。过去京城不少家庭都备有一个针线笸箩,多是用柳条或者荆条编制的小筐,多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20厘米,深约七八厘米,里面放着针线、布头、剪子、锥子、尺子、顶针、纽扣、松紧带等,可谓一应俱全。那时人们穿戴的衣裳、帽子、袜子、鞋子破旧了,大都需要缝缝补补。若家里小孩子多,为了省钱,就以大改小、以旧翻新。小小的针线笸箩,正是人们勤俭持家的真实写照。
用餐三净:北京人吃饭时有“三净”之说。一是吃完饭后,碗里要一干二净,不能有剩余的米粒粘碗上,也不能有剩菜。老人常对小孩儿说,碗上粘着米粒,将来就要娶个麻脸的媳妇,不会持家过日子;二是桌子上要干净,不能剩菜剩饭留下一堆,即使有剩下的饭菜,也要分类收集好,以便下次再吃;三是地上干净,不能将饭菜拉拉(lá la)到地上。特别是吃米饭、烧饼、麻团儿之类的食物,不能将米粒儿、芝麻芽儿落到地上。
修旧利废:早年间,人们所用物件儿极少有“一次性”的,家中日常用品使用久了或破损了,多要修整一下继续使用。能自己修理的,便自己动手。自己不能修理的,就拿到街上修理。那时京城胡同里有焊洋铁壶和锔盆锔碗的手艺人,家中的铁锅、铁盆、水壶坏了,就拿到街上让他们来修补一下。陶瓷的面盆、饭碗、盘子裂了,也拿到街上锔上,继续使用,绝不会轻易地扔掉。冬天烧过的煤灰倒掉之后,要把没有烧透的煤球、煤核儿挑捡出来,再烧一次。家中的木质家具坏了,多是请木匠师傅上门修理一下,接着再用,不会轻易的废弃。
自带饭盒:不少人因路途较远,中午不能回家吃饭,所以多是自带午饭去上班、上学,因此饭盒儿是许多家庭必备的物件儿。其材质以铝制的居多,也有搪瓷的。如果家中上班、上学的人多,家里会有四五个饭盒儿。自带午饭不但饭菜的味道合乎自己的口味,且卫生,吃着放心,最关键的是省钱,比在外边就餐便宜许多。有人计算过,自带午饭要比到单位食堂买饭吃节省三分之一,比到外面餐馆吃饭节省三分之二,而且吃多少,带多少,不会造成浪费。
文化名人也过勤俭日子
历史上,许多北京地区的名人秉承家训或家风,以勤俭持家为本。仅近现代史上就留下了许多文化名人厉行勤俭的佳话。
鲁迅:从1912年到1926年在北京生活了15年,从他的日记中发现,曾去过北京的不少餐馆,其中最多的是小酒馆、小饭铺,主要是价钱便宜,可以更节省些。西长安街有一家“龙海轩”小饭馆,只有几张桌子、几把椅子,却是鲁迅经常去的地方,在那里吃一顿饭花不了几个钱。他喜欢北方口味,怕开销大,平常在家吃饭就只有素炒豆苗、笋炒咸菜和黄花鱼三碗菜。他爱吃糖果,也只挑便宜的买。他备有两种烟,一种价钱贵的,用来待客,一种便宜的,自己抽。鲁迅不讲究衣着,从端午到重阳只有一件廉价的羽纱长衫。相比起在生活方面的节俭,鲁迅在购书方面可就大方多了,平均每个月购书的开销是全家菜金的两倍多。
齐白石:57岁从湖南到北京定居,以卖画为生。齐白石小的时候家境贫寒,所以在生活中养成了勤俭持家的品性。他的孙女齐慧娟曾回忆说,爷爷的节俭给她印象最深刻,他对笔、墨、纸张都十分爱惜,虽说他成名后经济比较宽裕,但即使是包宣纸的纸皮以及在街上买东西包鞋、包书、包糖食的纸他都不舍得扔掉,全部留下来打草稿。白石老人曾对入室弟子娄师白言道:“钱物来之不易,唯俭朴才能度过贫困。”每次做饭前都要用小秤把米秤好再下锅,不多不少,每顿饭四两米。家人择菜时,他多是一边画画儿一边斜眼盯着,当要把叶子发黄的菜叶扔掉时,便走上前,拿指甲掐一下,掐得动的让炒着吃。他的女儿齐良怜曾回忆说,父亲常对我们说的一句话是“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作有时”,这也是齐白石一生节俭所恪守的格言。
梅兰芳:祖籍江苏,出生于北京,一生节俭,虽是京剧大师,“四大名旦”之首,但在花钱上却很“吝啬”。同为“四大名旦”之一的尚小云曾说过:“畹华(梅兰芳,字畹华)大哥真是勤俭,最近这几年里,总是穿着那套西装。”他常告诫子女:“对任何衣物都要爱惜,只要还能穿,就不应弃旧换新。”而他的行头(戏装)破了,多由妻子福芝芳缝补,如果破的地方多了,就拿到街上的裁缝铺缝补。梅葆玖先生曾回忆到:“我家经常吃面条,有时早饭也吃,父亲说这样既省钱,又简便。”“父亲从小生活环境并不富裕,所以他珍惜身边的任何东西。生活中,他一切从简,想着‘一粥一饭,来之不易’。”
老舍:满族正红旗人,本名舒庆春,生于北京。老舍日常衣着俭朴,两套中山装倒换着穿了许多年。一次,朋友邀请他参加一场大型的舞会,可他的两套灰布中山装洗过几次后,已显得旧了,穿在身上像个清洁工。妻子胡絜青让他买一件新的,可他没有同意,便穿着这套衣服进了舞会,他对投来不解目光的朋友说:“对不起了,这已经是我最好的衣服了。”老舍还专门写过一篇散文,题目就叫《勤俭持家》,告诫读者“勤俭持家的好传统万万忘不得!”
□主讲人:户力平/文